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

2024-01-16 17:26:45 260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

 

 

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共XX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神,进一步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擦亮XX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特制定XX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通过5年持续推进,构建我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推动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和核心载体。基本原则是:

——政府引导,协调服务。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园区,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强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市场主导,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作用,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的良好格局。

——绿色生态,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态模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通过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园区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农田防护林。

——分类指导,因园施策。推动农业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统筹规划、多规合一。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各类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找准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着力点,推动形成多种有效建设模式。

——完善机制,带农发展。构建农业园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户与园区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共享制度,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基地建设

1.主导产业。园区重点聚焦XX粮油、XX猪、XX茶、XX竹、XX椒、XX薯、XX药、XX桑、XX菜、XX果、XX鱼等我省“XX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选择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产业之间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方式相互联系。省级园区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面积占比70%以上,产值占比90%以上,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产值占比70%以上,稻渔综合种养产值占比90%以上。

2.发展规模。省级园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种植业基地连片核心区规模应在3000亩以上,与种植业基地匹配的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9000头以上;养殖业年出栏50000头猪当量;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核心区不低于3000亩。民族地区和山区的核心区不低于500亩,匹配的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1000头以上;养殖业年出栏10000头猪当量;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面积500亩。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积极发展中高端、个性化农产品。市(州)、县(市、区)要分类制定园区规模标准,按照标准加快推进规模化发展。

3.绿色发展。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化肥农药利用率不低于4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建立有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园区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实现全程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同期水平。

(二)设施装备

1.基础设施。园区水、电、路、讯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设施配套,生产生活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养殖小区改造等工程,实现路网、电网、光纤和移动网络全覆盖,满足农机作业要求,治污排污设施、排灌体系配套完善,高标准农田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建有提供市场信息、产权流转等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2.生产装备。按照产业特色和技术要求,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先进机械和钢架大棚、喷滴灌、温湿调控、绿色防控、增氧设备、饲养与环境控制等先进适用设施装备,提升园区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水平。以粮油为主的园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园区设施化率达到50%以上。畜禽养殖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需要。农业综合信息化水平达到65%以上。

3.冷链物流。以实现鲜活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为目标,建有园区冷冻仓储设施、运输通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冷链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省级园区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预冷率达到80%,冷链运输率达到50%以上,肉类冷藏率、冷链运输率均达到100%,建有与园区规模配套、装备先进的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三)产品加工

1.产地初加工。围绕粮油、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及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就地就近建有气调库、通风库、冷藏库、冷冻库,烘干线、烘干窑、烘干房等挑选整理、清洗烘干、冷藏保鲜、包装贴牌等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省级园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

2.精深加工。围绕白酒、精制茶、肉制品、竹制品、中成药、XX菜复合调味品、丝绸、特色粮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和引进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广运用精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也可与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共建农产品加工园区。省级园区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4:1。

3.综合利用。园区内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机制先进,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籽壳等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应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有序开展。省级园区农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34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