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1507】在全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2-03-15 17:00:26 42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在全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全市农业农村投资形势,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刚才,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和有关市直部门的情况汇报,胜军同志宣读了10大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的责任分工,大家要主动认领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升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农业是基础产业,事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全局,“米袋子”、“菜篮子”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农业稳则经济稳。特别是就粮食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基辛格也曾讲:“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证粮食安全、农业安全,国家安全就有了基础。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的特点,对自然条件依存度较高,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尽管我国对农业进行了大量投入,但总体上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水利、灌溉、交通等方面欠账较多。农业是朝阳产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讲了“金扁担”的故事。总书记讲:“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从传统农业意义上讲,农业虽然是弱势产业,但就其产业前景看,永远是朝阳产业,特别是随着技术进步,世界各国竞相推进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赢得了远远高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市农业科研资源丰富,完全有条件在生物育种等领域取得突破,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日趋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三农”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投资不足、投资下降等成为了农业农村领域的突出问题。为积极应对困难复杂局面,国家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省里根据国家《意见》,明确了我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10个重点领域,这里面既有打基础、管长远的现代农业设施工程,又有关乎民生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工程,还包括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基建工程,释放出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三农”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持续加强“三农”投入保障的鲜明信号。从新乡来看,当前我市农业生产基础支撑还不牢固,低产田还占有相当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不高,分拣、仓储、烘干、保鲜、包装等设施明显不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欠账较多,这些都是我市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短板就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补短板、缩差距的过程就是释放潜力、激发活力的过程,国家、省这一轮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从短期来看,是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从长期来看,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7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再次对粮食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当前的政策窗口期,站在维护粮食安全、保障发展大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高度,多措并举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强力推进“三农”领域项目建设,加快补齐“三农”短板,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二、突出重点领域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省里确定的10个重点投资领域,把政策吃透、把方向把准、把重点抓牢、把关键抓好,实施一批牵引性强、有利于生产消费“双升级”的现代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着眼于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培育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520万亩以上。学习借鉴周口经验,按照标准化建设、现代化技术、智能化装备、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每个县(市)要谋划实施一个10—20万亩涵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方、高标准农田示范方、现代农业示范区、“四优四化”试验区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载体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业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以上;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抓好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业产业示范链;以面、肉、油、乳和果蔬五大产业为重点,培育十亿级产业集群10个,全力支持五得利、鲁花食品、克明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平原示范区会同新乡县要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中原果蔬花卉育种中心、国家果蔬种质资源库、中国农科院实验基地、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等机构和项目,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支持获嘉县、新乡县、封丘县、平原示范区建设区域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争创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在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建设一批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加快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重点强化动物疫病、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设施、应急防控和物资储备等工程建设,持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等项目建设。

(二)着眼于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乡村振兴的“卡脖子”问题,要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推动农业农村向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提级改造促融合工程”,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2020年完成14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工程建设。近期,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三生”空间重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以及“十四五”期间加强对新乡电力支持等进行深入对接。省电力公司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我市农村电网建设,近期双方还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关部门要会同新乡供电公司主动搞好对接,争取获得上级更多支持。要加快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110个配电台区改造升级。提升农村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能力,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双替代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冬季清洁取暖的用电用气需要。年底前,完成27.9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机井配套10千伏高压供电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产业基础数据体系。推动5G、北斗导航、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支持黄淮流域优质小麦产业智慧化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市、区)创建数字农业试点县和数字乡村示范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2031507】在全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