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

2024-09-13 00:03:52 257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XX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共XX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结合XX实际,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XX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思想引领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促进事业大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总结。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XX年来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的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胆破除陈旧观念和思想禁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彻底甩脱了积贫积弱的帽子,主导产业加速壮大,经济实力整体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等诸多荣誉。当前,XX发展正处于加快建设XX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要破解难题、战胜挑战,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坚定性,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与XX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心态,坚决破除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式,坚决打破固有既得、各自为营的利益格局,坚决突破教条僵化、禁锢发展的体制障碍,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魄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梦XX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二、把握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县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建设XX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坚定,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把改革着力点放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上,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必须坚持依法依规、循序渐进,对上级决策的事项不盲目急进,不违规抢跑,对有自主权的事项敢闯敢试、创新突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下深水、涉险滩,确保改革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

(三)总体目标。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XX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到20XX年,在群众最期盼的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XX年,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走在全市改革前列;到2050年,全面完成本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强保障。

三、明确重点任务

(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坚持“非禁即入”,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健全工商登记后续监管制度,建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加快推进政务信用信息整合,形成全县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鼓励民营企业以股权、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规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综合服务体系,落实和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科技创新、信用担保等方面政策,建立健全非公经济创业服务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同等获取生产要素和项目资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培养教育机制。

3.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盘活用好国有资产。支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完善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与业绩考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重大投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强化经营责任追究。

4.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样化改革,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县属国有企业下属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政府新上重大经营性项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

5.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和评估机制。积极稳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业态。支持综合金融创新,强化银企对接合作。推进企业上市、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拓宽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区域。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6.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探索政府财政资金多形式支持方式。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公平竞争和信息公示制度,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后补助方式。研究制定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等研发机构和科技孵化器。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

7.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资、引智、引技依法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完善境外投资促进服务机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引导XX农产品和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企业“走出去”。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与成渝经济区、成德绵产业带和周边县市合作发展建立完善高层招商、常态化招商、专业化招商融合促进的有效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者。强化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的运行监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代办服务、项目跟踪、考核评价等机制。加大扩区调位力度,加快工业园区改革创新,探索园区开发建设模式、运行管理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综合改革,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8.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建立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准入及绩效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挂钩制度。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限管理改革,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开展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争取开展流域用水、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居民生活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改革。

9.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围绕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编制全县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建立全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农工贸旅一体化农业发展格局。面向成渝经济区、成德绵产业带和XX科技城,优化调整工业园区功能定位,推进园区倍增发展。健全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网上网下市场融合发展、促进电商换市的体制机制。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转型提升的体制机制。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和发展政务体系

1.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加强政府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信息公开、资金监管、专项检查、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发展质量、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的考核及结果运用。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府职责体系,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规范县级部门派出(驻)镇乡机构管理,理顺条块管理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推进镇乡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全面取消省政府规章以下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严格控制和规范备案事项。推行网上审批,强化电子监察建立行政审批跟踪评估制度,建立审批取消后的监督机制,加强行政审批质量控制和绩效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规范、高效运行。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财政体制和范围,规范推进税收属地征收和非税收入按比例分成,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全口径政府预决算编报体系,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监督,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政府债务计划管理、规模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开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完善镇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经费供给模式改革。推进以“营改增”和完善地方税体系为重点的税制改革。

5.建立健全政府信息服务体系。规划实施“大数据”建设,建立全县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整合县域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等数据,打造智慧政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协调机制。建立公共数据开放机制,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和移动政务大厅建设,建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体系。

(三)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生态宜居、适度超前、错位发展,编制全域规划,推进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公共设施、旅游景区等“多规合一”,促进园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一体、城乡一体发展,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辐射、中心村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有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

2.建立完善县城提升发展机制。实施中心县城龙头带动战略,科学编制县城发展规划,优化“一心两片六区多点”空间结构,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目标。建立健全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组建城市投融资平台,鼓励支持集体、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城市开发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建设管理城镇配套设施新方式。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创新重点区域功能提升、产城融合和人口集聚等方面体制机制,提高城市吸纳就业、人口聚集能力。

3.健全重点镇培育发展机制。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推进各镇乡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完善梯次培育重点镇政策扶持体系,提升发展一批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特色城镇。支持市级以上重点镇率先发展,加快建成县域副中心。择优确定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鼓励支持各镇乡创新城镇建设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场镇建设、参与公共服务。

4.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坚持县乡统筹发展,建立跨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等共建共享机制,制定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规划,科学布局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县城经济圈率先发展,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推动“一区三镇”与XX同城化发展。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促进规划,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逐步给予重点倾斜,增强区域“造血”功能,确保与全县同步全面小康。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镇乡以下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撤县设市,适时开展撤乡设镇、并乡设镇和村改居工作。

5.创新城镇管理机制。推进城镇管理方式创新,完善城镇治理结构,完成“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城管执法体制,强化城管执法部门职能,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健全防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城管执法部门和重点集镇政府执法管理新机制。探索符合XX实际的城市管理办法,创新城镇交通、小区物业等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6.积极推进用地制度改革。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依法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逐步形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办法,探索留地安置、留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等多种方式,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规范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综合施策治理耕地撂荒问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275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