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农村治理方式 营造生态宜居新风尚

2024-05-21 00:03:52 268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丰富农村治理方式 营造生态宜居新风尚

XX社区位于XXXXXX里街道美丽乡村示范区的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XX里鱼圆”产自于此,传统民俗“XX腰鼓”“板凳龙”流传至今,举世瞩目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在牛首山永久安奉,堪称千载一时、因缘殊胜。交通便捷。半小时车程可达高铁XX南站、机场,宁马高速、正方大道、银杏湖大道、旅游大道等交通干线成网成环。自然生态优美。板桥河、石坝河奔流汇入长江,马达山、竹子山等形成了典型的丘陵地貌,富含重要的生态资源。社区20XX年获XX水美乡村,20XX年社区所属徐家院村被列为XX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同年12月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宜居奖,展现“梦里江南”的现实模样。

一、发展现状

XX社区面积有9.6平方公里,辖19个自然村,人口3245人,20XX年人均纯收入2.9万元,村级固定收入180万元。目前,社区所有自然村的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路道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覆盖率达100%,建立了农村河道、农村道路、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综合管护机制。全社区农民集中居住率达60%以上,卫生改厕达标率100%,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覆盖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社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拥有配套完善的幼儿园、卫生医疗站各1所,居家养老中心1 所、生态健身广场9处,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新翼社会工作站2家,助老、助幼、助残累计服务超过1000人次,社区已登记志愿者超过500人、占人口比例超过15%,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干部为领导核心、社会组织为中坚骨干、社区志愿者为基础保障,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格局。保留了村庄内的老房屋、大树等有形的村庄文化,以及XX里鱼圆、XX里民歌、XX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村史馆、综合性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电子图书馆、人人书院等文化活动设施,成立了XX锣鼓队、XX广场舞宣传队等民间文体团队。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农村垃圾分类积分制”等制度,通过每年开展的“XX好人”“五好家庭”及“卫生先进”等活动,使XX社区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创新机制,生态惠民XX社区建立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成效,加强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杜绝农地抛荒,精细化耕作好每一分土地,着力呈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地田园风光。注重“绿化、彩化和美化”,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完善村庄水、电、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享受便利的现代生活。因地制宜改造农户的门户庭园,增添梨、石榴、无花果等常见经济树种1000余亩,互补种植郁金香、洋水仙等季节性花卉60余亩,形成了四季有风景的乡村风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丰富农村治理方式 营造生态宜居新风尚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78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