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6【每日范文】甘肃省长唐仁健在全省脱贫攻坚重点领域政策落实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20-10-04 21:42:48 30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在全省脱贫攻坚重点领域政策落实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这次培训班,是省委省政府认真研究安排的,组织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县(市、区)长和分管副县(市、区)长,由省政府几位领导和省直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围绕产业扶贫以及“3+1”冲刺清零工作,开展集中培训。为什么在当下这个特殊节点,办这个聚焦重点工作、针对特殊对象的培训班,省里也是酝酿了很久。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来我省代表团,就脱贫攻坚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既是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总攻号令,更是给甘肃下达的战前指令。前不久总书记又到重庆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传递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烈信号。在我省脱贫攻坚处于冲刺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攻克的堡垒、啃下的“硬骨头”非常之多,越是在这吃劲的时候,越需要下足吃劲的功夫,抓好关键中的关键、聚焦重点中的重点,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来,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而我们这次培训的几件事又是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如果这方面的工作搞好了,我们产业扶贫的基础就夯实了,稳定脱贫的系数就打高了。三来,这两年来,省里在产业扶贫方面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心血,产业扶贫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了,现在的关键就是要继续推进落地见效,从调研了解和各方面掌握的情况看,在系统设计和政策的接招落地上,不平衡、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对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透、操作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成色,如果不加快解决,势必拖累脱贫任务的如期完成。四来,我们考虑,政府的主管和分管领导既是产业扶贫的一线指挥者,又是接盘接招和具体运作的操盘手,省里的很多设计和政策的执行落地,首先需要你们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把政策要求领会透、把实战要领掌握准,以此来带动各级干部精准无误地推动政策落实,如果你们不能把政策吃透弄懂,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和方法,那么我们的这些政策设计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有可能打折扣、变味道,有时候可能会把一些好事办得不好。基于这几点考虑,办这么个班、搞这么个培训,面对面给大家讲讲政策、教教方法、提提要求,确实很必要、很迫切。  

下面,我主要围绕产业扶贫中的几项重点工作,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下功夫抓这几件事  

我感觉,目前我们抓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保险体系构建、金融服务、产销对接这几件事,从各方面来说,都十分有利、非常重要,我总结了三句话,顺应天时、巧占地利、政通人和。  

从中央要求看,我们顺应天时。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出了一系列重农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信号,持续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战略方向的提出,还是针对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都是念兹在兹、精心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一方面,总书记很看重这些“看似小事的大事”。2016年在黑龙江调研时,总书记专门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又点到了合作社,强调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总书记要求,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在这么高规格的财经会上,总书记讲脱贫攻坚的时候,都讲到了这么具体的事情。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特别是要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等短板,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做文章。一些地方把果蔬保鲜库建设不当回事,有的甚至还认为多此一举,你们现在看看,总书记对这件事都如此强调,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它抓好呢?另一方面,中央政策很聚焦这些“看似小事的大事”。大家应该注意到,近几年中央密集出台关于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保险、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提及,今年一号文件再次指出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等。大家看看一号文件的要求,是一整套的设施装备,我们还没搞这么多呢,果蔬保险库只是生产方面的一个基础环节,有人就认为搞多了,这是怎样的一种认识?可以说,现在我们省里抓的这几件事,就是对标对表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顺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导向,是立足农业产业链条短板,着眼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务实之举,对我省这样农业大而不强的省份来说,真是迫在眉睫需要快速推动的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这些事扎扎实实干出成效。  

从我省现状看,我们巧占地利。农业本来就是一个弱势产业。早年也是基层总结出来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还得走“市场规律+必要的行政推动”的路子,就是要在农业农村市场发育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发挥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再加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农业发展的、其他产业一般不具备的“两个”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让农业强筋壮骨。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必要的行政推动,要干到猴年马月啊!印度、巴西、非洲等不少国家和地区,正是因为把农业完全推向市场,结果就导致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  

从我省情况看,我们以农耕文化发祥地自诩。几千年来我们在农业发展方式变革上迈出的步子并不大,受诸多条件制约,导致我省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没有发展上去,逐渐从“天下富庶无出陇右”的农业大省变成了特色有余、效益不足的农业小省,轮回到“苦瘠甲天下”的境地,说到底,就是适应市场规律的农业现代化基础没打牢、体系未健全。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构建完善产业扶贫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着力解决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能力提升、农业保险覆盖、农业金融服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问题。坦率地说,现在干这些事还不晚,也可以说恰逢其时,如果再过几年,那就真正来不及了,到时候没有后悔药。我感觉,我们正在做的这几件事,既解当下的难,又关长远的利。  

一个是,能解产业扶贫“燃眉之急”。我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判断和定位。汪洋主席也讲到,在甘肃这样的深度贫困省份,还有什么事比脱贫攻坚更重要?我们脱贫攻坚现在有两个“拦路虎”,一个是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一个是防止已脱贫人口的返贫,破解这两个难题都要靠产业。等到明年大家再看,产业薄弱的地方,返贫率肯定高,总书记在重庆会上讲,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要打造一个支柱产业,就得有主体带动、有各种服务、有销售渠道等,这些恰恰都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产业扶贫,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合作社把大家组织带动起来,还是一家一户广种薄收、单打独斗,解决温饱尚且困难,就更别谈其他的了;有了主体带动,那就大不一样了,起码这个收入是有保证的,销路一般来讲也是有保证的,多劳多得,有些技术活的群众还很吃香,这也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贫困地区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收入比非成员农户高20%以上,我省合作社发展好的会宁、甘州等地方能达到25%以上。还有,如果不搞农业保险,在我们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可以说仍然是十年九灾,到时候你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你们的体会应该更为深刻。去年一个“倒春寒”,几个地区就损失100多个亿。今年我们抓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所有的贫困户。前两天的冰雹使4个市州受灾,尤其是永靖和景泰比较严重,今天早上我注意到头条新闻,有些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理赔,这个时候参加了农业保险的群众,就能够得到必要的赔偿,保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现在我们搞了“三个全覆盖”,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旱涝保收,是贫困户放心养、放心种的重要保证。再比如,农金室的建设,它能够有效促进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金融服务,像合作社资金管理、到户资金使用、农业保险落地以及银行面向合作社、农户发放涉农贷款等等,都需要农金室这个机构来接盘、来服务,没有这么个组织,很多涉及钱的问题是干不好的。这个做法是我在广西工作时,在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同志的支持下搞起来的,是很管用很有效果的,农村关于资金金融的事儿都得靠这个组织,不然我们老说农村金融服务跟不上,你连这么个机构都没有,大银行怎么跟农民去对接?所以,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些事,如果你现在不这样干,就有一部分人脱不了贫,到时候会拖国家的后腿,这个责任任何人都担待不起;退一步说,即便通过政策兜底脱了贫,那也不持久不稳定,这样的脱贫就是总书记指出的虚假脱贫。因此,这些事必须要干,还要盯住时间节点抓紧干,下大力气往前干。  

另一个是,能筑现代农业“基业长青”。现代农业之所以叫现代,就是因为有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健全的风险保障、有畅通的市场渠道。上次在敦煌,我跟马云聊,他准备进军现代农业领域,也包括甘肃,相关部门和地方要有这个准备。当马云谈到欧洲和以色列农业时,我发现他对现代农业是很有思考和研究的。真正要把一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搞起来,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大企业的运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农业周期长、风险大、回报慢,一般的企业没有这个实力。我感觉,企业和合作社、农业保险、金融服务、冷链物流这几件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配”,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从国际上看,这也是通行做法。比如,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以色列,他们的经营主体主要就是农庄、合作社、个体农户三类,其中合作社占有耕地33%,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能达到46%,是相当有生命力的生产主体。他们也搞农业保险,政府补贴力度比较大,其中50%的风险是由政府承担的。相对来说,我们的这个支持力度是很大的,针对贫困户我们各级政府补了90%,一般户补了80%。还有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他们的产、供、储、销、加等一套体系是十分完善的,各类服务也是对接得天衣无缝。对我省来说,我们提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这是在充分挖掘我省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全国各地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对我省农业形态作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我感觉,“先天”条件独特多样,无论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还是从农业资源、产品类型来说,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现代、丝路、寒旱,三个关键词,现代全国各地都一样,都走这条路,但我们这个现代里面应该还包括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也就是马云讲的要“上云”;丝路,我们就把好多地区排除在外;寒旱,我们95%以上的地区都是寒区和旱区,这是其它省都不具备的条件,这就是甘肃最典型的农业形态。我们概括这样一个形态,主要是大多数省份都有自己的农业形态和定位,比如云南的高原山地农业,东北华北的大平原农业,都有一个能叫得响的、国家部委能给予突出支持的农业类型,我们今后就是“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先天”优势有了,还需要我们“后天”的努力,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企业和合作社、农业保险、金融服务、冷链物流这几件事。我敢说,如果这几件事抓不好,我们的这些“先天”条件就埋没了,甘肃的现代农业就没有希望。还有,我以前提的“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升值”,就得依靠龙头企业,它们既是市场的风向标,又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大平台。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龙头企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引进的陕西海升集团,在平凉建了一个10万平方米单体大棚的设施农业;在张掖投资建设的1栋2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玻璃温室,比传统农业节水约1/8,可实现亩收入百万元、年销售收入1.8亿元。从一产来说,它生产高端蔬菜水果;从二产来说,完全是工业化、车间化的生产;从三产来说,它也搞观光农业和旅游。这就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样看来,我们抓这几件事方向是对的,抓好了我们现代农业的根基就稳了,根深才能叶茂。  

从目前条件看,我们政通人和。从近两年的工作来看,我们也具备了抓好这些事的条件。一是有完整系统的政策支持。去年我们花了很大精力下功夫健全完善了产业扶贫的四个体系,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为一体的闭环链条,主攻方向、发力重点、攻击点位都已经十分明确了。二是有面上推进的良好态势。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也越来越紧密,“谁来干”的问题正在解决。户均2万的到户资金,加大了金融扶贫力度,“兴陇合作贷”“金合担”等合作社专属金融产品,“没钱干”的问题基本解决。成立了省内外200多家企业参与的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对接协会,正在组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分会,较好地解决了我省农产品外销的问题,仅北京新发地市场每年就销售甘肃菜50万吨,“闷头干”的问题也在解决。建立起了涵盖保险保本垫底、入股分红保底、公益岗位托底和低保政策兜底的“3+1”保险保障体系,设立了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政策设计基本完善,“不白干”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三是有许多成功的示范样板。探索出了“庄浪模式”“宕昌模式”,各地结合“三变”改革,探索出了各种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农业保险去年也是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案例。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夯实产业扶贫基础、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有些方面已是先人一步,比如去年我们在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的基础上,抓规范运行和能力提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拿我多年研究“三农”的角度观察,包括生产组织、资金投入、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这些工作做好做实了,三五年后我们再回头来看,我们甘肃农业的基础绝对是打得好的,甚而往大里说,甘肃农业甚至中国的农业就大有希望。这是一条我们必须要走的路,而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个问题,这几件事具体怎么去抓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好多的政策设计、这么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在一些地方,为什么效果还不够理想,我感觉,一是思想统一了但信心不够坚定。就是感觉各级各方面对产业扶贫重要性的认识都很到位了,但一些地方和干部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保险等工作的信心和毅力不够坚定,稍微遇点困难和挫折,就对政策持怀疑态度、左右摇摆,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二是路径清晰了但方法不够创新。该设计的都设计好了,该铺的摊子也铺开了。但有些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思路不活,存在生搬硬套政策、机械执行的情况。比如“三变”改革中的资源变资产,人家贵州是满山翠绿的资源,我们是满山黄土的资源;还有1万元的资金入股,要跟土地、房屋等实物入股搭配。因此不能完全简单地套用,要跟当地资源实际结合起来,庆阳“331+”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三是政策健全了但落实不够有力。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好,跟我们的预期有差距,要么理解不深、执行不好,要么打了折扣、变了味道,好的政策举措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四是血本下足了但效果不够明显。就农业保险来说,全省计划三年内争取中央支持10.52亿元,省市县三级要拿出28亿元保费财政补贴资金,近40个亿啊,还有一个1000亿、两个500亿的贷款及基金。说实话,我们是真投入真付出,但从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看,一些工作进展缓慢,推行效果与我们的初衷还不相符。  

具体工作怎么抓,最为关键的是,抓细细抓,一项一项盯、一件一件推,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  

(一)新型经营主体是“火车头”,要在提升带动能力上上层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一般来说,相对小农户而言,我们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都统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主要靠大批的新型经营主体。比如即使美国,其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都很高,领先全球的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已成为美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但家庭农场和公司农场仍然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据统计,全美共有200多万个农场,规模大小不一,但效率都非常惊人,3个人可以管理上万亩农场。还有,日本韩国这些小农国家的农协组织作用非常大,从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服务到农产品销售,乃至提供比市场价格更低的各种生活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作物灾害保险等金融服务。德国、法国等中等土地经营规模的欧洲国家也大力扶持农民自发建立农业合作社,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据统计,目前有90%的法国农民、98%的丹麦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几乎所有德国农民都是合作社成员。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农户,一种就是新型经营主体,我在很多场合多次讲过,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三亩地,户均不过十亩田,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依靠小农户,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是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础依托,这就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基本靠游击队一个道理。但你要打硬仗打胜仗,光靠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不行的,还得培育一批正规军乃至王牌军,得上现代科技手段,这就是除农户之外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它们引领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我省而言,这种小农生产方式更为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一家一户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你们长期在基层一线跟农业打交道,这种体会应该更深刻。我经常说的,我们有“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优质农产品,为什么就难以形成产业呢?传统农业大省为什么不能成为农业强省,我想这与缺少一大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经营主体有很大关系。因此,这两年,省里紧扣产业扶贫,下大力气破解缺乏主体带动这一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迅速,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关于龙头企业。相对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和产业链,发展和带动能力很强,是适应市场能力最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它始终是带领农户走向市场,拓展农业产业链,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近两年,我们采用“轻资产引进”和“混合型组建”两种办法,引进了北京德青源、陕西海升、广东康美药业、福建圣农等一大批大型龙头企业,比如北京德青源,是全国蛋鸡行业的领头羊,在好多省都搞扶贫企业,目前我们有8个县引进了北京德青源。什么是轻资产模式?就是2/3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由地方政府投入,1/3的由企业投,企业租赁重资产15年,每年付9%的租金,这些租金中有一半付利息,一半给农民分红。我们把这种方式扩大到了康美、中天羊业等本土龙头企业,效果也是非常好。推广“庄浪模式”“宕昌模式”,组建了一批农业企业。宕昌模式是村办合作社组成乡镇联社、乡镇联社再组成县联社,然后控股县原国有农发公司,同时引进了甘肃琦昆有限公司和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两家民营性质的战略合作伙伴,虽然占股不多,但经营、市场、管理都靠他们。截止2018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1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省级龙头企业524家,销售收入93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6家、1亿元以上的145家。我省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全省市场供应量的1/3,占省内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量的2/3以上。  

我曾经说过,搞产业,四大班子不如一个龙头企业,它除了能带来效益的提升、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背后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如理念观念的改变,北京德青源轻资产模式引进后,我们本土的企业也借鉴了这种模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中天羊业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用轻资产模式投资逾10亿元的兰州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会宁100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项目、民勤二期30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项目、古浪河西走廊羊文化产业园项目。还有,临洮县依托康美集团,组建了甘肃康和良种肉牛有限公司,探索了“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会+贫困户”模式,形成“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两个支持、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转移、养殖技术服务和饲草料两个保障”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格局,圆了贫困户“买牛有资金、选牛有地方、养牛有保障、卖牛有出路”的梦,目前能够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受益达3.5万户。  

反过来看,我们在龙头企业引培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地方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引不进来也不动手组建,在观望和等待中错失良机;有的地方重引进、轻服务,承诺优惠政策落实不了,把企业悬在半空中,最近我们要求化解一批企业历史积案,我感觉这项工作有“一石三鸟”之效:一是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企业高兴了;二是政府轻装上阵;三是能够拉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有的地方脱离实际盲目复制,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那么下一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龙头企业做多做大做强,我想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把握好。

一要能借力。就是要最大限度用好东西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这个平台和资源,比如中石化在加油站超市卖我们的农产品,这是很好的做法,大家要多借鉴、多想办法。一方面这是党中央和总书记有明确要求的,东西部地区也都十分重视,另一方面毕竟帮扶了这么些年,大家彼此之间都是有感情的。4月上旬,我在陇南见了青岛市搞东西扶贫协作的一位负责同志,我感觉这些帮扶地区的领导干部责任感很强,热情都很高,对东西扶贫协作这个事很上心,反倒我们有些地方的同志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你们一定要学会借力,用好能用的一切资源和渠道,特别是各市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对接,亲自带队招商,把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通过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平台,力争每个贫困县依托主导产业引进1户大中型龙头企业。还有,就是要用好中央及省里派到各县区挂职的副县长和副书记,他们有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是很难得的人才,但有些地方只让搞个接待、协助分管个工作,这个力量没有用好。  

二要会挖潜。就是要盯住我们的特色资源,最大限度挖掘本地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优势潜力,特别是要利用好“多样性”这个最大特点,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积极谋划项目,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寻找目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把“短板”变成“跳板”,把“土宝贝”变成“金疙瘩”。我这次带队到长三角地区招商,还有在前不久的全省招商引资暨陇商大会、敦煌举办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发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特色优质产品很感兴趣,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国家给西部地区的很多平台和政策机遇,捕捉到了西部跨越赶超的先机,合作的意愿很强。具体到每个县区,首先要把资源优势发挥好,先把产业做大,不然你到处说你有这有那,品质有多么的好,但人家企业实地一考察,发现根本就达不到生产加工的量,这样的事情不少;其次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三顾茅庐的态度,不怕麻烦,一而再再而三登门招商,不能有点挫折就畏缩不前。  

三要善创新。就是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开展多种方式的组建和自建,比如我们推广的“庄浪模式”“宕昌模式”就是很好的典型,大家要掌握这些模式的精髓,因地制宜创新推广。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紧利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这一机遇,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实力。另外,引导外来企业兼并重组当地中小企业或实行强强联合,比如,去年福建圣农集团正式入驻镇原后,全面托管甘肃中盛农牧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这也是一个新的方向和路子。  

四要勤服务。就是要按照“一企一策”要求,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规划、投资方向、生产销售、资金流动、质量安全、环保、税收、利润分配等重要环节的经营动态,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确保融资贷款、农户入股资金安全。要严格落实国家及省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从企业融资、用地、用电、税收、科研、市场营销、人才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设备改造、产能扩建、标准化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  

关于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这个事我们也是费了很大心思的,去年底,省里举办了全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培训班,我从合作社的起源、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给大家作了辅导,后来我了解到大家的反响还好,国务院领导同志也作了批示。之后,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今年3月25日,农业农村部专门举办了全国性的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专题研讨班,强调要不断提高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服务带动能力。4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又与有关中央企业一起,举行了联手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指出合作社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力量。今天呢,大的道理我再不讲了,但有一点必须给大家说清楚,去年我们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要求每个贫困村有两个以上合作社,一个搞种植业、一个搞养殖业,这不是下指令。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指出,我们贫困村村均有4.8个,这说明基层是有需求的、合作社是有生命力的。首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有些人就提出了质疑,现有的合作社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为什么还要组建,有些同志就摇摆不定了。我们着眼的是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有个先后次序,有个过程阶段,而不是脱贫攻坚的权宜之计;至于合作社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是“成长中的烦恼”,不能在工作中因噎废食。  

有矛盾和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正道,下一步关于合作社的发展,结合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给你们提几点意见。  

一要宽容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典型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绝大部分由农民群众自愿组建,我们不能期望太高,就是上市大企业在市场中也有办不好、亏损甚至是倒闭的。合作社的能力有强有弱、规模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标准来评判。实质上,合作社的带动功能既有硬功能、也有软功能,硬功能就是发展产业,进行种养生产、产品加工、组织购销等活动,软功能就是发挥宣传政策、提供信息、推广技术、入股配股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在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时,不能光盯着硬功能,也要注意增强软功能,特别是在目前合作社组建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我们要从培养软功能开始,去引导合作社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所以,大家一定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建设性的态度,拿出区别对待的办法,不能因暂时没发挥或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而予以否定。合作社只要发挥了一个作用,都比没有强,我们经常说的综合性系列化的作用,那是理想状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07026【每日范文】甘肃省长唐仁健在全省脱贫攻坚重点领域政策落实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1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