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钻系列】360期—在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汇编(13篇5.8万字)

2023-02-25 00:03:52 106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壹号秘书办公文库,公文写作门户网站

壹号秘书备用号,务必关注!!!

公众号请搜索:职场小笔头、公文档案室

壹号秘书办公文库网址:www.bangongwenku.com(电脑浏览器打开更方便)

 

 

 

 

 

扫描二维码加群,每日范文免费分享

 

“金刚钻”系列第360期

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汇编

1.2023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23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2023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2023年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2023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2023年市农业农村委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8.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言

10.2023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11.2023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12.2023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13.2023年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刚才,我们书面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市、区)作了书面交流发言,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书面印发,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高度重视,认真思考,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实施意见》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更好指导全市“三农”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战略要求,全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是做好“三农”工作是践行领袖嘱托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总书记每到重要关头和关键节点,都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三农”工作举旗定向、领航把舵,推动新时代10年“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自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聚焦关键环节发力,创新举措贯彻,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

二是做好“三农”工作是稳大局应变局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长期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伴随着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也必将伴随现代化全过程。近来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多重因素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经济萎缩、社会不稳,而我们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既稳住了农业这一块,还稳住了农村这一头。实践一再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要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紧紧围绕中央、省委部署落细落小,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挖掘“三农”潜力,加快激活农村市场,助力稳增长扩内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三是做好“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xx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全面的。省委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市委x届x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我市是典型的农业市,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农业现代化还比较滞后,仍是高质量发展和“四化同步”的薄弱环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同步走。

二、认清发展形势,驰而不息坚定重农强农的信心决心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应对疫情、旱情等多重考验,“三农”领域重要指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粮食生产喜获连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村改革纵深推进,乡村面貌持续改变,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全市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x%,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x%,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整体向好。一是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拓展。创新推广防返贫“十步动态管理法”和“四圈管理”措施,脱贫群众人均收入实现“两个高于”目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持动态清零,风险消除率达到x%,较全省平均水平高x个百分点。二是粮食生产供给保障有力。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任务,肉蛋奶总产实现新突破,“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保障有效,整治撂荒地新增粮食种植面积的做法得到省上充分肯定。三是特色产业发展起势显效。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实现既定目标,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xx”列入国家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计划,进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x户,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达到x个。四是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明显。完成发展类村庄规划x个、村庄建设计划x个,建成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x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全省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五是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加快向乡村下沉集聚,东西部协作和中省定点帮扶成效日益凸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持续巩固,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盘活利用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x%,x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过九成,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强劲。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三农”工作仍有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薄弱。全市大部分耕地为旱地,资源型、工程型缺水严重,耕地质量等级较低,高效种养设施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二是脱贫成果巩固任务艰巨。农村居民返贫致贫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全市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中因病、因残的占到一半以上,稳定消除风险难度较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空间不足,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稳定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三是乡村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养殖业产值占比低于种植业,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较弱,冷链物流、外贸出口、期货交易等多元业态发展相对滞后,县乡村三级涉农商业网点布局还不够完善。四是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水平低。全市还有xx公里村组道路需要硬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后续管护等方面机制不完善、资金缺口大。城乡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养老、看病、上学等民生保障还需下大气力提升。五是资金、人才等“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财政资金有效撬动和创新保障“三农”方式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撑不够有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利用率不高。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年龄老化、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发展机遇难得,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今后工作目标、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紧密结合我市实际,认真梳理研究谋划,加快推动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聚焦重点任务,强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扣“六个聚焦”重点任务落细落实,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守牢“两条底线”,做好“两业文章”,深化“双轮驱动”,突出“两手齐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陇原新乡村。

一要坚决守牢“两条底线”,不断夯实“三农”根基。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是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两大底线性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确保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冬小麦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上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农业生产存在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极端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风险高、种粮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我们要坚持党政同责、党政同抓,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为粮食安全大局作出积极贡献。要强化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进山坡地、中低产梯田改造提升,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大剩余撂荒地整治力度,确保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抓好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等产业,各县(市、区)要摸清资源底数,统筹作出谋划安排。要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持续释放重农抓粮的积极政策信号,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注重在增产和止损两端同时发力,倡导健康饮食,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全链条推进节约减损。防止规模性返贫是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帮扶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监测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要更多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防止“养懒汉”。要抓住用好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政策,谋划争取、承接落实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要重视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力量,主动加强与x协作区沟通对接,谋划推出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每个帮扶县年内至少引进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要持续推进“一县一园”建设,引导x协作区同各自帮扶县共建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要扎实做好“两业文章”,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产业和就业始终是我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继续加力推动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要坚持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重点实施好四大工程,打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仗。扩量提质工程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挖掘“土”的资源、发挥“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集中资源做大牛、果、菜、薯、药等乡村产业。要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环节,持续在“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上下功夫,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制造,推动农业与食品等最终消费产品加工流通深度融合。牵引带动工程要大力开展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引进一批实力强的头部企业,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组建一批大型农业企业联合体,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持续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大力推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家庭农场和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产业链上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中,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品牌打造工程要积极实施牛、果产业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狠抓“三品一标”体系建设,扩大马铃薯、中药材、核桃、小杂粮等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影响力,打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形成以“xx”品牌为引领、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特色优势产品品牌体系。农旅融合工程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深入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农旅融合主体,大力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健康养生等产业嫁接,以多功能实现农业多效益、高效益。就业是农民增收之本。今年受经济三重压力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级各部门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要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加强同用工需求量大的省市区对接合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加强组织动员,更多采取点对点、订单式的方式进行输转,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要增加就近就地就业,立足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培育形成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乡村就业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乡村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采取乡村就业工厂吸纳、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增加其工资性收入。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支持创业政策措施,建设高质量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乡土人才在农村留得下、能创业、带就业。要切实强化技能培训,聚焦劳务输转和产业需求,充分发挥各级职业技术学院作用,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培训,培养造就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工,以高质量培训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要深化拓展“双轮驱动”,有效激发动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我们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最大程度释放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实力和底气。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实施“强科技”行动为抓手,精准对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和研发强度,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力和贡献率。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链升级牵引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突破。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骨干企业、链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零障碍。要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尽快让更多良种良技走进田间地头。要着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引进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实施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作为农村改革的主题主线,切实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想方设法让农村土地流转起来,闲置资产利用起来。承包地改革要持续推动“三权分置”,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托管经营x万亩以上。要借鉴“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户一基地”等模式,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宅基地改革要探索“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创新创业,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有序推进废旧宅基地复垦复耕,拓出更多耕地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要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要积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群众进城落户,加速释放农村各类资源增值增收潜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

四要更加突出“两手齐抓”,实现乡村建设全面提升。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切实让农民在农村基本过上现代生活。要着力提升外在“颜值”。农村实现宜居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是关键。要持续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上下功夫、出成效,努力把农村打造成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要扎实有序推进示范乡村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对发展前景好的村庄要集中力量先干起来,对人口相对稳定的村庄要优先完善规划、抓好改造提升,对基础条件差、人口逐步外流的村庄要有序引导、合理安排。特别要更加注重保护村庄历史和传统风貌,顺应地理、气候、人文条件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改造,切实留住乡风乡韵乡愁。要加快“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实现应编尽编。要突出治污治乱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新改造农村户厕x万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基本达标向提质升级迈进。要完善提升基础服务设施,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着力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群众关心领域,精准提供更多更优质公共服务。要着力提升内在“气质”。建设和美乡村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紧盯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也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坚持农民主体,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村民参与议事、参与决策、参与监督的形式,打通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要借鉴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要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重点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吸引力。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夯实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保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各级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三农”工作上,做到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全面抓好县域经济、项目资金、产业培育、基层党建等工作。各级分管领导要抓深入、抓具体,靠前指挥,一线督战,解决难题,确保“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涉农相关部门要切实扛起工作职责,拧成一股绳,做到紧密联系、无缝衔接,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持续优化要素保障。认真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债券要优先向“三农”倾斜,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富民产业等项目要优先向农村布局,建设用地、能耗等指标要合理向农村配置。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更多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农业农村信贷支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用好乡村振兴基金,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质降费,不断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三要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提升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为着力点,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开展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建,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以开展“xx”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激励各级干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确保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三农”领域落地落实。

四要锻造过硬干部队伍。“三农”工作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大力选拔使用作风硬朗、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真正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勤学善思、勇于实践,努力成为懂农业的行家里手,爱农民的贴心干部。要健全完善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发现培养有能力、敢担当、作风实、品德高的农村党员队伍和致富带头人,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才智保障。

五要从严抓好督查落实。今年省委将继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同时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都要强化目标导向,靠实“三农”工作责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引导各级干部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奋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做好全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谋划部署。这里,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去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前不久,省委xx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全省上下要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统筹一二三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探索城乡融合新路,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全区上下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最新部署要求,坚持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全力破解农业产业质效不够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不够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不够优等问题,持续挖掘释放南部片区的发展潜能,坚定当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者,为加快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二、抓紧抓牢事关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关键重点

一要着眼产业转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聚焦建设城郊农业,更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厚植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要聚力促融合,围绕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打造,深入推进“农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高效园艺、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产业业态,延伸产业链、拓展功能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强化科技与农业的“嫁接融合”,加快xx农园建设,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争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要强力攻项目,认真落实农业项目“点位长”制度,深度谋划二十大棚蔬菜连片示范区、xx产业园建设,加大xx农产品加工项目推进力度,保障好市民的“菜篮子;稳步实施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提档升级,谋划推进xx农业基地打造,加快建设xx等农业综合体,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确保年内建成农旅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个,打造市民周末休闲好去处。要全力提品质,积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发挥xx食用菌等农业品牌带动效应,加快推进xx项目落地建设,依托博览中心策划开展系列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升我区农产品品牌对外影响力。

二要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紧扣“四化同步”要求,以美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和xx一体联动发展,尽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促进城乡要素互动融合,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上下功夫,结合编制南部新城战略发展规划,统筹优化镇村尤其是集镇中心的发展空间、产业布局等,构建形成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xx亩以上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启动实施xx改造提升工程,打通xx路等“断头路”,加快“一线一园”景观提升和健身廊道建设,加快建设4个公共住房项目、全面建成6个农房改善项目,提升美丽宜居水平。要在公共服务覆盖上下功夫,有序推进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向镇村一线延伸,谋划建设区就业创业中心,加快推进南部新城xx小学分校、xx附小分校等5所学校建设,稳步实施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区域医疗中心、乡村卫生院提档升级,新建xx日间照料中心,滚动建设一批24小时翔宇书房,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民覆盖、普惠共享。要在环境综合整治上下功夫,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大力推进xx问题“清零”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和村庄环境管护,纵深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强化乱占、乱建、乱放等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巩固提升高速沿线环境整治成果,打造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

三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坚持以人的现代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要持续提升农民致富能力,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纵深推进xx”行动,持续带动农民稳定增收;有效提高农村特困人员、特殊群体的医疗救助支付比例,强化农民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能人,加强农民群众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持续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齐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建设,纵深推进移风易俗,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攻坚,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农村地区“xx融合”的网格设置,充实网格信息员、管理员、帮办员队伍力量,构建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面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努力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三、切实加强党对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做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镇及涉农街道要承担好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体现到解决“三农”具体问题和推动“三农”发展上,构建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格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综合协调,统筹落实好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督查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汇聚形成“三农”工作合力。各区直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优势作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共同推动全区“三农”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要筑牢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导向,加强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提升政治引领功能。做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专业轮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接受锤炼,从退役士兵、社区工作者、基层网格员中选拔后备人才,广泛吸引大学生、企业家投身农业农村发展,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三要健全完善推进机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举措,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重点改革,用活用好农村各类资源,为“三农”工作开展提供强劲动能。主动对接争取国家和省市重农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利用机制,制定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三农”扶持政策,推动更多要素向农村倾斜、资源向农村聚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的宣传解读,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高度,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主攻方向,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xx书记就建设农业强省提出了“六个聚焦”的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三农”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努力开创xx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刚才,书面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区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既提出了长远发展思路,又谋划了今年重点任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希望把这些好的思路和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在把握发展大势中强定力增信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三农”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提高前瞻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

一是中央作出农业强国部署,必须勇担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政治和全局上看待“三农”工作,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摆上重要位置,着眼未来、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二是国家省上释放政策红利,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当前,乡村振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水利建设、耕地保护建设、国土绿化、种业振兴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对西部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导向更加鲜明,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农业农村部与我省签订了共同推进现代寒旱农业建设等框架协议,持续给予倾斜支持,这与我市建设西北寒旱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的目标高度契合。我们要深入挖掘国家支持地方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平台,精准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涉农项目,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xx具有良好基础条件,必须转型升级发展。从有利条件看,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打造西北寒旱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农业增加值连续九年稳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六成来自特色产业。同时,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巩固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制约因素看,“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比如,全市脱贫人口占农村人口的45%,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2.8%,比全省低4.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还比较低,等等。辩证分析,差距就是潜力,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趁势而追、迎头赶上,把短板差距转化为发展空间。

当前,“三农”工作已进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新阶段,我们要把握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窗口期、乡村建设进入加快补齐短板机遇期、城镇乡村进入协同融合发展突破期的新特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科学地谋、辩证地看、务实地干,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二、锚定目标、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强基础蓄势能

按照中央建设农业强国、省委建设农业强省的部署,市委围绕建设农业强市,谋划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xx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122万吨以上。未来五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量,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打造牛、羊、猪3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蔬菜、家禽、瓜果、食用菌、饲草5个超十亿级产业集群;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治理效能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和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高质高效的产业,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富足。

具体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六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集中各方智慧,调动各方力量,凝聚起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国家和省上规划,注重与现有规划有效衔接,针对未来五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制定我市建设农业强市规划,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三是坚持改革创新,重视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打开局面,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三农”实践中竞相迸发。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整体推进,用系统集成方法解决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五是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六是坚持躬身实干,大力弘扬新时代xx精神,以担当体现忠诚、以实干践行初心,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以上目标,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守底线、固根本。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首先要抓好防止规模性返贫和确保粮食安全两大底线性任务。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加强监测预警,健全完善“一键报贫”机制,早发现、快纳入、真帮扶、实退出。特别是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要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后续扶持等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动态清零,坚决防止整村整乡返贫。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向国家部委和省上的汇报沟通对接,争取最大支持,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能力。要深化协作帮扶,主动加强对接沟通,谋划实施更多合作项目,推动共建产业园区。特别是xx、xx两县要各引进5家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拓展农户增收渠道。要增强内生动力,积极推行发展类补贴、建设类项目,采取以奖代补、以效定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激发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二是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并通过3-5年的努力,把xx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要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按照宜耕全耕、不漏一户、不落一块的原则,完成剩余1.55万亩撂荒地整治。要提高粮食产能,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7.14万亩。突出春小麦绿色生产,建立万亩以上小麦绿色高效生产基地2个;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加快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建立优质商品薯、专用加工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要抓好种业振兴,以玉米、马铃薯、瓜菜、肉牛、肉羊等为重点,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建设河西走廊种质资源库与农牧业研发基地项目,充分发挥xx纯种湖羊繁育场、xx羊如祥等育种场作用,完成“天华肉用美利奴羊”等新品种(品系)培育并争取提交审定,尽快形成具有xx标识的种业体系。

第二,兴产业、促增收。坚持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稳步增收。一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真正实现产出好产品、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要做强畜牧业,加快建设百万头肉牛产业带和千万只羊产业带、50万头荷斯坦奶牛产业带,支持每个县区打造1-2个万头肉牛或10万只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助推畜牧业产值比重从37.4%提高到40%以上。加快xx建设,推动伊利二期项目建设和三期项目落地,在xx开展万头标杆牧场和千头示范牧场建设,带动形成“一体两翼”奶产业发展格局。要做优种植业,稳步发展瓜菜、食用菌两个优势主导产业和蜜瓜、藜麦、中药材、茴香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力争种植规模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打造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探索扩大戈壁生态农业规模,新建设施农业5000亩以上。要做大产业园,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企业、设施、要素和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创建xx个省级产业园。要做好新业态,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净菜、预制菜、中央厨房等新业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二是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牵引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要外引内培强龙头,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瞄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中国和民营企业500强,引进落地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深入推进龙头企业提升行动,支持xx等骨干企业扩能增效,力争今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55%。要招大引强抓项目,加快建立“两库一册”,第一个库是农业招商引资目标库,梳理遴选与我市优势产业契合度高的全国重点企业,为精准招商提供信息支撑;第二个库是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精心谋划一批支撑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链项目;一个册是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推介册,为客商提供投资指引。要延链强链增效益,坚持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文章。以牛、羊、猪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推动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和奶产业向两端延伸,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50亿元以上。要创响品牌拓市场,着力擦亮xx等金字招牌,培育一批具有xx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打开xx现代农业发展新空间。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扩大电商销售规模,多渠道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持续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抓产业稳增收,引导企业在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中,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抓就业稳增收,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挖掘市内项目企业用工潜力,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加强与新疆、天津等用工量大的省市区合作,采取点对点、订单式的方式开展劳务输转。加快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整合资金支持规上企业开展培训,落实好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要抓政策稳增收,认真落实产业奖补、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公平公正落实低保、五保、医保、养老、社会救助等政策,真正让农民享受到政策实惠。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增加财产性收入。

第三,抓建设、美乡村。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一是突出统筹推进抓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加快补齐村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欠账。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分类谋划村庄布局,尽快完成剩余xx个发展类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实现发展类村庄规划全覆盖。需要强调的是,在规划和建设上,要充分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居住习惯和风土人情,留住乡风乡韵乡愁。要完善基础设施,聚焦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设施条件,加快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今年要完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200公里以上。加快实施xx等重点水利项目,全力推进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引大延伸增效工程前期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要加快住房改造,深入实施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加大农村抗震住房改造力度,大力开展“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力争年内建成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xx个以上,打造乡村建设的xx样板。二是突出治污治乱抓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要强化治污,继续抓好“厕所革命”,新建农村户厕xx座,动态抓好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不断提高户厕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今后新建和已整改厕所中若再出现冻阻、闲置等问题,坚决严肃追究,绝不姑息。要逐步建立农村厕所粪污清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后续运行管护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运行机制,确保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等正常运行。要全面治乱,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环境卫生评分榜等模式,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整治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要持续植绿,遵循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科学选用适宜树种草种,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加快乡村小微绿地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三是突出质量水平抓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升农村服务供给水平。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紧扣义务教育和托幼开展优教改薄行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教育水平。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在去冬今春的农村疫情高峰期间,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不足问题更加凸显,要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让公共服务更贴心、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第四,强治理、育乡风。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全面打造善治乡村。一是强化自治固根本。加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自治组织建设,积极推广“板凳会”、“炕头会”等村民议事新载体,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二是强化法治促规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确立主动创稳新理念,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创建。加强农村法制宣传,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政策,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三是强化德治扬正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农村文明细胞创建工程,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推广xx等有效做法,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第五,促改革、增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动能动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以实施强科技行动为牵引,围绕优质种源、农业节水、耕地质量、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和引进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强化协同攻关,整体提升耕种收、种养加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二是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稳慎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释放农村承包土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土地活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五有”合作社占比稳定在60%以上。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扶持小农户节本增收、提质增效。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构建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工商资本有序参与农村建设。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促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中扛责任聚合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不断提升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压实各级责任。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特别是各县区党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三农”工作的调度管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等12个专责工作组要强化配合协作,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建强基层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党支部“达标创星、整体创优”活动,持续推动“四种模式”提质增效扩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锻炼成长,加大涉农干部培训力度,选优配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五年行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三农”干部队伍。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三农”投入机制,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债券要优先向“三农”倾斜,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富民产业等项目要优先向农村布局,建设用地、能耗指标要合理向农村配置,金融产品要更好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深化农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四是强化督查考评。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农村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农民办实事。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基层“蝇贪”“微腐败”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值农业生产、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保春耕、优产业、调结构、抓项目”,扎实做好农资、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和重点任务落实,力争一季度一产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志们,“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迅速行动抢农时,铆足干劲抓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加快建设xx而努力奋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金刚钻系列】360期—在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汇编(13篇5.8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61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