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荟系列】169期—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汇编(46篇26.3万字)

2022-12-19 00:03:52 97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壹号秘书办公文库,公文写作门户网站

壹号秘书备用号,务必关注!!!

公众号请搜索:办公室码字员、公文档案室

壹号秘书办公文库网址:www.bangongwenku.com(电脑浏览器打开更方便)

 

 

 

 

 

扫描二维码加群,每日范文免费分享

 

“理论荟”系列第169期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汇编

1.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刍议

2.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

3.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

4.牢记嘱托上好“大思政课”

5.“大思政课”理念的三重逻辑

6.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

7.讲好“家国情怀”这堂思政课

8.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9.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

10.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11.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2.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13.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教学实践

14.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探析

15.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16.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的思路探讨

17.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19.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逻辑理路

20.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21.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2.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24.“大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事、时、势”

25.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26.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27.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与路径

28.高校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29.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义

30.“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思政课创新模式探索

3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析

32.“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

33.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3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35.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36.把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37.关于在国有企业中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

38.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39.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40.党史学习论析: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例

41.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42.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和路径

43.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44.“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探索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45.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46.“‘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笔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王娇、王仕民

组织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从学理阐释、功能作用和实现路径三个维度理解高校组织育人,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学理阐释

新时代以来,组织育人成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支撑,经过实践发展,形成了高校组织育人格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为落实这一任务,需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方式、机制创新等途径,“提高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1]。2017年,党和国家发布系列文件,对“组织育人”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做了规定,其中指明了高校组织承担有重要的育人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组织具有的政治责任,落实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这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组织包含有各级党组织、行政部门等政治性组织,工会、班级、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自治性组织。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的领导,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发展概况。高校组织建设早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进程之中。1961年9月,在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提出在高校低年级中设置和逐步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由专人专职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任务内容和人员来源做了明确规定。随后,教育部、共青团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在学校党委层面建立起专门的学生政治思想机构,以统一领导学校行政、共青团、学生会、工会、教师等,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由此,在中央系列文件的要求下,我国高校逐步建立起协同各类组织发挥育人功能的专门机构,高校组织育人的体系架构逐步完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下发了多个文件对该工作作出指示。在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的思想指导下,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组织育人作为重要维度纳入“七大”育人体系之中,将组织育人同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战线联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工作任务。文件对组织育人的组织结构、功能作用、主要内容、实施举措等作出重要部署。“组织育人”成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系要素。

二、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功能作用

新时代高校各类组织协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体系。要实现高效组织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不同作用。

1.高校党政组织要通过对各项实践活动的政治、思想引领,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组织育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P379-380)。一方面,高校党政组织依托高校各类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并将政治引领贯穿各类组织、各项工作之中,在实践活动中落实育人职责。党委各部门、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层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发挥高校党组织育人功能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党的基层组织坚持思想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切实发挥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立德树人功能,筑牢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之魂,牢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校各类群团组织要借助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实现组织的育人功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青团在高校群团组织中具有联系广大基层青年的突出优势,是党政组织的重要助手和后备军,也是培养党的积极分子的政治学校。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二是通过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各项实践锻炼中,增强青年学生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在观照现实中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三是通过各级团委组织的制度机制建设,将组织制度文化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此外,工会等群团组织发挥着服务、管理功能。通过优化学生组织管理服务能力、规范落实学生组织管理办法、构建扁平化管理结构和加强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等途径,创新举措以推动高校群团组织改革,从而有效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3.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要通过开展服务与管理,发挥组织行为规范的功能和团结凝聚作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开展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平台,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自我监督功能。[3]这类自治组织包含有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自治组织,发挥着团结凝聚、管理服务广大学生的作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运行,最大限度地凝聚大学生群体,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提升高校组织育人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的积极接受、情感认同和主动践行。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功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落细落小,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学生自治组织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前哨,也是思想传导的基层触角,具有双向效应。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自身独特性质,使其在育人方面具有思想引领作用之外,还发挥着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健康社会心态、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必须抓紧落实,把组织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1.以党组织引领构建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将“三全育人”融入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从顶层设计角度强化组织领导。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是开展育人活动的组织载体,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思想引领”为目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必须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各类组织,协同推进,建设有思想的组织、社团、团队,并以此引领高校的学生活动,发挥各类组织的育人作用,使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落到实处。其次,构建学校党委为领导核心、院系党组织为政治引领、学生党支部为战斗堡垒的三级组织架构,层层压实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制,明确组织育人协同体系领导核心。再次,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与引领作用,发挥“党支部建在社团上”的优势,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作为联系委员,通过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对支部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进行监督和促进。既可以让党委对各类组织运行成效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又能让学生活动“活”起来。

2.完善高校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及其相互之间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系统有序规范的组织章程和协同制度是实现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党自身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求。首先,各类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和各种活动形式的规章管理办法,来规范各类组织工作的开展,为协同育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健全完备的组织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既能规范各类组织正常运行,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探索适应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实际和特色的各项工作制度,让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促成高校组织育人协同工作科学化、一体化、规范化、长效化。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的党员骨干力量队伍。高校学生组织育人体系既要把握学生组织的主体,也要提高协同队伍成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学生骨干,这些是提高大学生组织发展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要着重强化育人队伍的理论教育、加强全面协同、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运行机制,以期实现学生组织骨干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

3.创新平台载体增强协同育人效果。首先,通过拓宽平台载体,实现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协同工作信息化。一是要注重引导性,通过生动活泼、思想性强的网上教育阵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要突出层次性,贴近学生不同的需求去设置专属网络服务内容。三是要体现时效性,及时扩展并传播网上党、团阵地的内涵。其次,创新组织协同工作新载体,支持和鼓励各类组织开通网上交流平台,挂靠学院官方网站开设组织协同育人网络窗口,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实时宣传组织协同育人工作通知和新闻报道,实现信息化和高效化。重视榜样引领作用,发挥协同平台的政治引领、凝聚师生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次,加强组织活力,增强各类组织协同育人效果。一方面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活动创新,注重时代性、层次化、高品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创新理念的新时代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形式丰富新颖、主题鲜明突出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扶持优秀学生组织,加强经费投入、组织管理,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学生组织协同发展新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本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的现场教学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坚守红色基因的底色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初心原点,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历程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显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结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从红色基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明理增信崇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首先,要传承好红色精神。先进的精神文化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先导性和指引性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传承。这些伟大精神历久弥新,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着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方向。办有中国特色的思政课,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红色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和作用,不断挖掘和拓宽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和路径。

其次,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个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遗产,是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奋斗历史的鲜活再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要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整合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强化其教育功能,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与交流,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最后,要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好红色故事,素材的选取要注重其精神内涵、情感温度,并把红色基因融入进去,进行再创造、再转化和再提炼;教学的形式要创新,使学生成为讲述的主体,让其在互教互学中产生共鸣,提升参与感,让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讲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要注重挖掘红色故事的时代价值,从红色文化故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二、凸显学科建设的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落实到特色上。特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要大力倡导和推进不同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准确科学定位,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思政课,为思政课增添亮色。

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激发学校创造性,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特色校史资源,发掘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发挥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结合专业特色、学科发展历史、发展前景,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彰显学校特色。把专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学校特色打通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经络,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文科、工科学生思维模式差异、对思政课教学接受程度不一,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和发展的方向,鼓励探索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追求差异化卓越,因材施教、精准育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漫灌”和“滴灌”融合起来,坚持思政课教学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教学规律,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学生动起来、思政课堂活起来、教学实效强起来。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资源,营造全时空、全过程育人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扩展思政课的教育空间。马克思指出:“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政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聚焦“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时代背景,面向社会实践,立足中国实际,以时代为观照,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奇迹的现实答卷转化为思政课的生动素材,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因势而新。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迅速发展,办有特色的思政课,就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和创新思政课的媒介载体、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前瞻性、实效性。

三、永葆为党育人的本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政课,就是要牢牢掌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权。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建设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把好“总开关”,筑牢思想防线,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办好思政课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鼓励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主动带头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比其他任课教师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讲好思政课,弘扬正能量,注重发挥思政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政课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正确引导学生牢记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

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基本国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钟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一个个中国故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生动的历史教材。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一、讲好近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探索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既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史,更是中国人民奋力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艰辛探索的奋斗史。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旧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开展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展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旧有的政治力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新生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都没能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尽管没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但先驱者救亡图存的历史业绩不可磨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能忽视。无数仁人志士为找到新的救国方案奔走呐喊。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思想,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学习,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加全面,对清政府卖国行径的认知更加透彻,对找寻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更加渴望。中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赓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精神血脉,坚贞不屈,奋起反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义不独生、奋掷自沉”的邓世昌,“同仇敌忾、抵抗外侮”的三元里人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的邹容,“不忍独善其身,矢志兼济天下”的林觉民等。这些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支撑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脊梁,进一步铸成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这种上下求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能忘记苦难历史。近代中国落后与苦难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不能忘,也不敢忘。歪曲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特点。要讲清楚近代中国蒙受苦难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西方列强在经济上大搞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政治上大肆扶植和收买代理人,文化上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西方列强带给中国的绝不是进步和文明,而是痛苦和灾难。讲好中国苦难故事,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这段苦难历史,引导学生在是非曲直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以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评判历史,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史给予正确和全面的评价。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中走来,正是因为经受过被人奴役的苦难历史,崛起之后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环境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不懈斗争和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同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进行抗争中唤醒不屈不挠、上下求索斗争精神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能够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以一腔赤诚探寻救亡图存之路。不屈不挠既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畏强权、敢于抗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敢于斗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上下求索,从黑暗走向光明。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斗争精神,既要使学生敢于斗争,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夺取伟大胜利;也要使学生善于斗争,练就过硬斗争本领,增长斗争经验。当代青年只有具备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站稳立场,才能在时代赋予的人生际遇中大有作为。

二、讲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故事,在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凝聚思想共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带领人民展开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面对军阀割据、满目疮痍的腐朽社会,与国民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为目标进行革命,使中国民主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光明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中勇毅前行,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从原来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原来的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学生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与实现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张思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孔繁森等向青年一代诠释了何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善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思政课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奋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并在不懈奋斗的实践中践行。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品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得到更加强有力的彰显。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中对当代青年发扬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青年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接续奋斗。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奋斗本色,发扬奋斗精神,把奋斗创造幸福的“奋斗幸福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风好正扬帆,奋斗正当时。时代赋予当代青年难得的人生机遇和广阔的施展平台,中国青年要勇立时代潮流,搏风击浪,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中国大地上书写崭新的人生华章。

三、讲好新时代以来的中国故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历史中汇聚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逐梦史。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组网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上还是在文化产业、教育等“软实力”上,中国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强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党中央统筹全局,强化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下一心,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也是对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力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带领“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创造财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原本偏僻贫穷的农村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少村庄还被打造为旅游景区和新型产业平台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国人民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胸怀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激励中国青年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政课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时代发展大势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讲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们将要做的事情”这两个大问题,把握时代规律,锚定时代方向。“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民族复兴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既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急躁冒进,也不能疏忽懈怠、麻痹大意。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把握民族复兴发展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蓝图中积极作为。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要教育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自信才能自强,守正方可创新。自信自强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深切认同和主动坚守。自信自强始终是中国人民团结主动、阔步前行的精神力量和支撑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动力源泉。思政课教师肩负铸魂育人崇高使命,要善于将中国之自信、民族之自信、时代之自信、理论之自信、复兴之自信融入教学活动中,推动自信自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实现思政课“育人”和“化人”功能,既要确保教育方向正确,又要准确切中时代脉搏。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实际、面向时代,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和理论储备,为民族复兴大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四、小结

教师要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承载观点,用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递真情,从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理想与信仰的认识,对奋斗和担当的理解、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故事素材,注意把教材上要求的、老师擅长的和学生爱听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讲故事。特别是要善于挖掘、提炼、加工并讲好“以小事讲大道”的短故事、小故事,切忌长篇大论讲故事。思政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要善于通过提炼观点、总结反思等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领悟故事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陈明青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上好“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担负起的时代责任。

一、领悟“大”之要义,把牢大思政课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可以看出,大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思政课,“大思政课”本质上是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展开的。大思政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传统思政课相比,其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意蕴。

首先,上好大思政课要有大历史观。教师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和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8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100年的中国共产党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史,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大思政课展开的中国历史长河,这决定了大思政课必须有历史的眼光。同时,6000年世界文明史的演变历程,尤其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是大思政课展开的世界舞台,这决定了大思政课必须坚持用世界眼光来讲授。

比如,教师讲“中国梦”内容时,会讲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要从历史的角度让学生在回首过去和审视现在中深刻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中华民族明天,理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教师还可将中国梦与美国梦比较,理解“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梦、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内涵不尽相同,实现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也可能不完全一样”,让学生用世界眼光进行比较和鉴别,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上好大思政课要有大系统观。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是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政课从内容与形式、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等各方面不断向社会拓展和延伸。“大思政课”坚持开门办思政,在内容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强化实践教学;纵向上要贯通大中小学学段思政课,横向上要打通学科壁垒使各学科同向同行;在时间上要善于因时而变,利用好社会历史与时代背景素材,在空间上要利用好社会上的各大育人场所和各类有益资源。

实践中,教师要紧紧扭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个大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政课在育人导向上没有年龄和学段的本质区别,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青少年在不同学龄段的思想、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性和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学段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必须具备“一体化”的意识和思维,必须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比如,我和同行曾围绕“百年党史中的伟大精神”主题开展大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小学生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听老战士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红色故事;初中生则考察小岗村,对话“大包干”发起者,同时参观浦东开发陈列馆,对话上海改革开放,在梳理改革开放历程中体悟改革开放精神;高中生则来到了浙江安吉余村,在“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讲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故事背后蕴藏着的脱贫攻坚精神;大学则现场联动中共一大会址中的大学生讲解员,课堂中与红色场馆内,师生共同剖析伟大建党精神。从新四军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再到伟大的建党精神,学生在行走中体悟以建党精神为起点的精神伟力,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感慨。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备课时,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还按照中小学“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历史、语文教师一起研讨,让各门课在价值引导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样在知情意行的引领上就更加有效。

二、摸索“讲道理”之真义,夯实大思政课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社会生活,而大思政课将“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核心要义是决定其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

首先,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所谓“讲深”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深入剖析“道理”的深刻意蕴,避免浅表化和碎片化。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短视”的问题,即教学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停留在经验常识层面,就问题谈问题,就现象谈现象,道理很难发挥其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也就缺乏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力。大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用严谨的理论逻辑来讲道理,也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用学生的体悟来升华对道理的诠释和理解。

比如,教师讲“绿色发展理念”时,会谈到我国对发展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优先,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变化轨迹,很多学生由于对这段历程缺乏亲身感受而忽视了对这一转变艰难性的认识。于是,教师带着学生来到浙江安吉余村这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组织学生了解余村发展历程。当学生看着曾经污染遍野的余村版画,闻着当下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余村竹林,听着村里的老人噙着泪水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就没有余村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时,学生感慨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我国国情,把握未来趋势,是我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

其次,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透。所谓“讲透”就是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让学生对“道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近视”的问题,即教学停留于道理本身,就道理谈道理,忽视对道理产生过程以及道理背后蕴藏的方法论的挖掘。大思政课不仅要带着学生在祖国的大地上深入理解道理,更要带着学生一起去探寻道理产生背后的“历史”和“方法”。

比如,教师讲“脱贫攻坚”主题时,曾经带着学生来到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学生了解到以前村里都是“996138部队”(一种戏称,99表示老人,61表示小孩,38表示妇女),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后,提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后,今天的十八洞村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带货直播点,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相比7年前翻了九番,大批在外“游子”陆续回家乡开始了集体创富之路 十八洞村脱贫的故事深深震撼着学生,“精准扶贫”的道理也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但教学并没有结束,大思政课不仅要教道理,还要教给学生道理背后蕴藏的方法论。教师要学生认识到“精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务实的工作方法”“精准的思维方法,不仅用于脱贫攻坚,也用于深化改革,比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也用于污染防治,比如‘精准治污’;也用于城市管理,比如‘像绣花一样精细’”“精准也要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想方法”。

最后,要通过“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所谓“讲活”就是把道理讲得生动鲜活,令人因爱听而入耳入脑入心。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无视”的问题,即教学往往“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理讲得刻板而枯燥,令人昏昏欲睡,甚至产生反感。思政课的道理来自于人类实践,是活生生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思政课就是将这种生命力还原出来,把道理的活力展现出来。

比如,教师讲“以人民为中心”主题时,一是关注把道理的逻辑生命讲出来,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将理论演进的脉络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讲出来。二是关注把道理的现实生命讲出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党和国家坚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都得到全力救治,面对病毒变异,坚持“动态清零”,始终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等,教师用这样的实例讲出了道理蕴藏的精气神,讲出了道理对中国社会以及当今世界的强大解释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中青年教师要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从教至今,我深知大思政课呼唤努力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又逢一年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扎根三尺讲台,讲好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筑牢理想信念,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李钰清、黄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①。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对思政课改革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从“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方面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

把握“大思政课”理念的理论逻辑就是把握住“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角下“大思政课”强调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主张“齐心协力”的多元主体育人格局。“大思政课”理念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逻辑,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着力点和理论遵循。

1.“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目标的实现决定着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意味着要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贯通,引导学生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这要求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引导学生在追求真理、观察社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内容上,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一度苦难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中,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点滴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2.“大思政课”理念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强调思政课将教室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促使课堂教学的隐性效果得以在课堂之外彰显。“大思政课”强调课堂内外相结合,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感悟,在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力量。历史古迹、博物馆、展览馆都是与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场所,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增强对祖国伟大复兴之路的认可,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人翁意识和信心。

3.“大思政课”理念强调“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思政课教学涉猎广泛,不仅仅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更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密切相关,所含内容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涵盖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与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与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紧密衔接。大背景大环境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并且,思政课涉猎面广的特性使得课堂中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思政课教师想要把这些问题讲清讲透并非易事。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在课堂中通过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一百八十多年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展示,着眼于学生感兴趣和有困惑的方面进行系统讲解,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深入具体、清楚明白。思政课教学不应仅仅是抽象理论概念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

4.“大思政课”理念主张“齐心协力”的全社会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最优化需要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全方位齐参与齐助力。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是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所在。思政课教师要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做到遵规守纪,表里如一,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打牢教学基本功,培养扎实的学科基础,避免出现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的情况。②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③同时,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家庭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家校合作是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④通过家校合作,将课堂中所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浸润作用。政府和社会为“大思政课”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通过多元主体各自发力,确保思政课的实施效果,共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

“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逻辑体现的是“思政课”的时代意义。与时俱进是思政课保持生命力、吸引力、活力的关键,“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展现,对于新时代思政课的未来方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现存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1.“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指明方向。思政课作为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地位的主渠道,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学理性极强的理论课程,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大思政课”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思路和方案,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基于对思政课教学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大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空间,拓展思政课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课堂中的学理性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融入现实生活,对于社会现象和热点新闻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大思政课”理念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步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思政课”理念坚持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树立远大抱负,勇担时代使命。

3.“大思政课”理念为解决现实困境提供破局之法。目前思政课建设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性指导,仍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问题。①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仍有提升空间。如何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思政课堂中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古板、照本宣科、形式单一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②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坚定政治立场,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素养。授课形式上应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信息化教学,建设智慧课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三、“大思政课”理念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落实“大思政课”理念要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完善“大思政课”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1.增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切实的效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学,更需要增强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制度和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供根本保证。学校和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贯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拓宽研究思路;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针对性、鲜活性和实效性;对于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要严格把关,力求选优配强,优化思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家庭和社会在推进“大思政课”理念的过程中是重要的配合者和支持者,只有全社会总动员、社会总体发力才能为“大思政课”的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目标。

2.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一贯性的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大中小学思政课具有内容层次上的传递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需要强化一体化建设。首先,教育部不断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一体化基地,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的共建。其次,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引导和协调,建立大中小学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推出一批思政“金课”。拓宽交流渠道,打造沟通平台,资源互通互享,促进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建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科学评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伟大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史,以及在百年进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理论基础和文化内涵,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思政课中依旧占据首要位置。在强化理论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好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总结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推进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4.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地位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与此同时,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忽视。“大思政课”理念把握时代脉搏,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出新要求,要与时俱进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生动实践成就,促进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入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分小组、共探讨、齐展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发挥好基地的育人功能。

“大思政课”理念坚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利用社会大课堂中的资源与平台,将思政课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历史中,引向蓬勃的时代发展中,放眼世界大局,创新教学模式,心系学生思想、心理,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豪迈情怀和奋斗激情,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鲁新民

如何在思政课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回答是:可以通过讲正面典型故事、设是非曲直议题、强主体意识体验,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理论课、实践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铸魂见行。

一、共情·走心——讲正面典型故事,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

作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思政课,不论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是教师的态度,都是“有情”的。爱国主义教育越具体、越接地气,就越能打动人。我们要在思政课堂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好爱国故事,以生动的社会事例打动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涵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以生动朴实的先进事迹和精彩真实的爱国奋斗故事让传统思政课中的文字和课件生动起来,使学生走心入脑。

1.共情中“引燃”

培养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课堂中的“共情”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素材和巧妙的手法营造合适的情境,使爱国情感在酝酿、感染与积聚中升温,在情境中被催生、唤醒与点燃。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课第二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目教学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以“孙中山酸子树下的中国梦”的故事导入。尽管孙中山心中种下了改良中国的种子,目光渐渐超越常人,但他通过改良途径“医国”的愿望屡屡破灭。面对国家衰败、任人宰割的现实,他振兴中华、复兴民族的梦想得以深化,毅然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孙中山身上的爱国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懂得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由此,通过故事帮助学生体会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此设计意在“共情中引燃”,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2.“自燃”中走心

“以情感人”是思政课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如果说“引燃”是“点亮星星之火”,那么“自燃”则是带来“燎原之势”。以“共情共鸣”增强主体的情感需要与体验,燃起植根于心中的爱国火种,让学生在倾听和感悟中唤醒内心潜在的爱国意识,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真懂、真信,从中悟透爱国主义的道理,进而反思自身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在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目教学时,同样以近代中国人民对未来之中国的谆谆期望延伸出百年前后的对比(如下页表1所示),引导学生将近代中国人民的强国富民之梦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事业很好联系起来。

设计该思考题用意是通过设想与现状之比较的情境创设,在爱国情感“自燃”中走心、共鸣。中国人民的期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但在今天已经实现或者将要实现,我们要引导学生达成思想共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破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是“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进一步推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要把振兴中华的重任接续奋斗下去”的观点入脑入心。

二、辨析·明理——是非曲直设议题,讲好爱国主义理论课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思政课讲的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这是思政课教学的应然使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议题辨析离不开讲“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用学理来支撑内容、用事理来塑造观点、用情理来铺垫课堂、用真理来打动学生。具体来说,可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

1.懂学理,把道理讲深

思政课追求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只有着力于学理的深究,方能彰显理论的厚度与广度。爱国主义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进而升华为报国之志、信仰之基。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际关系”部分,我们精选南海问题为情境素材,结合时政背景,采用“捍卫祖国,强硬亮剑还是韬光养晦”正反两方不同观点的辨析为教学形式,具体呈现见下页表2。

“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国家统一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这一问题设计是要身临其境,从正反两方分别阐述理由,主动将学生的想法观点放到台面上归类讨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辩证看待外部世界,在比较中接纳精华与抵制糟粕,从而坚定自身的民族自信并增强爱国自豪感。

站稳立场需要学理支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背后都是国家利益使然。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延伸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的角色地位、国家力量发生的新变化,爱国主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主动解答学生关于爱国主义行为表现的困惑与疑问,进而通过学理的阐释懂得“知道怎样去爱国”,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使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2.明事理,把道理讲透

只有弄清楚事理,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方能增强理论的真实感与说服力。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硬核力量”究竟硬在哪里?“硬核力量”的根源与底气来自何处?这一问题设计是要追根溯源,从伟大斗争的坚强支撑、伟大工程的坚强保证、伟大事业的坚强托举、伟大梦想的坚强引领来阐明“硬在哪里”的问题;从物质基础、政治基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分析“根源和底气”的问题。这样的追问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思考背后的道理。

坚定信念要用事理塑造。爱国主义教育以思辨需求为导向,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情感培育与理性养成、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学生澄清认识上的误解,避免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相混淆、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割裂、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对立,养成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在爱国主义硬核力量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坚定政治信仰。

3.通情理,把道理讲活

只有通达好情理的交融点,方能使理论富有鲜活感与生命力。爱国主义思政课要取得实效,需要打破刻板沉闷、一讲到底、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把道理讲活、讲生动。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运用智能化的教学场景触动学生,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比如,教师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任何的科学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对“捍卫祖国,强硬亮剑还是韬光养晦”辩论作出总结。

深化认同需要用情理铺垫。南海问题是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生动素材,关注南海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理论关切点,回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内容并积极展开回应,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艺术化表达,有画面感,告诉学生怎样审慎看待外部“打压中国”的声音,避免被网络信息所误导而对于局势消极悲观,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三、沉浸·参与——主体意识强体验,讲好爱国主义实践课

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善于利用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教育形式,“就地取材”校史、文化资源,一方面把道理讲活,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矢志笃行。

1.现场浸润

“学习空间”是浸润的现场,除了教室、实验室以外,校史馆、杭高讲坛、学科基地空间都是思政课的学习空间。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是有着123年历史的老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政课资源。

校史馆里的思政课。杭高校史馆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杭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校史馆里展示的有关杭高历史的一切人、事、物,述说着杭高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荣光。在讲到必修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时,把思政课搬进校史馆,来到陈望道雕像前,讲述其翻译《共产党宣言》错把墨汁当作红糖水的故事。也可以通过“我是讲解员”活动,在参与校史馆活动讲解、组织策划制作线上杭高人物微课程的过程中实践爱国主义情怀。

“杭高讲坛”中的思政课。在讲到必修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将李兰娟、毛江森、杨树锋等院士校友请上杭高讲坛,分享自己所从事的科技工作的小场景小故事小片段,感悟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讲必修4“实现人生价值”时,邀请陆盈盈、徐粟影、倪一宁等优秀青年校友与学弟学妹分享成长的经历与收获,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投入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中去。

主题活动中的思政课。适时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课、举办校园爱国主义专题周活动,让爱国之情外化于行,开花结果。比如围绕“弘扬宋韵文化怎么做”的关键问题,将宋韵风骨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打造宋韵风骨的德育课堂与校园赛事,感受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璀璨;国庆期间开展“给万里江山写一封情书”活动,向祖国告白,向榜样致敬。

2.实践参与

爱国主义教育要走深走实,就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爱国主义的道理不仅写在书本里,也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挖掘生动教材、创新实施路径,通过职业体验、志愿服务、实地研学等形式走入社会大课堂,以行走感悟真知,用生活引领成长。比如,在必修2“弘扬劳动精神”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学工、学农等职业技术体验活动;在必修3《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教学时,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体悟“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必修4“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教学时,探访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引导学生赓续中华文脉,守护文化基因。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社区抗疫志愿者服务、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以自己绵薄之力护一方安稳,在劳动和奉献中散发光和热。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都十分挂念,也传授方法。要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理论课、实践课,把爱国主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则要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及专业的厚度。深刻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怀、扎实的理论功力和雄辩的论证能力都是思政课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厚植家国情怀、深化强国认同、引导公共参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思政课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在思政课上唱响唱好。

周荷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为引领和推动思政课教师以涵养家国情怀提升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根本遵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政治认同新增的表述,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将“家国情怀”写入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的重要表现。但是根据笔者观察,当前有关“家国情怀”的教育在思政课堂还呈现“虚浮”状态,价值引领不明显,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缺少优秀的课堂范本,缺乏可操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因此,探索思政课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富有质感的家国情怀,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重构时事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感情、愿望以及潜在的激情在学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努力调和认知及其在大脑皮层之下的情感基础。培育家国情怀必须强化情感驱动的“非认知学习”①。“非认知学习”泛指人的情感、态度,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比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就是影响情感驱动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学内容取材于鲜活的时事资源,教师言行彰显道德榜样力量,就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反之,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空洞说教,就很难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首先,拓展时事资源的广度。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一体”思想的家国情怀,进入新时代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圆梦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以身许国”的无我情怀、“崇尚英雄”的革命情怀、“天下大同”的世界情怀等全新的阐述。

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希望和寄托。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搜集体现家国情怀的典型时事资源,围绕教学内容拓展相关时事资源的广度,挖掘背后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将家国情怀演化成青年能够理解、易于接受、与他们自身生活成长紧密连接的、生动的教育内容,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驱动情感的生发。

例如,教师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中,设计“如何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议题就是基于当下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啃老现状而确立的。课前安排学生观看电影《无问东西》并撰写影评,自主搜集沈崇诲、俞敏洪的事迹,初步确立“家国一体”的情感认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现了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新时代三位青年的人生轨迹:沈崇诲为了抗日放弃路桥专业选择开战斗机,俞敏洪顺应时代辞职创办新东方,学霸高分考入名校却对未来很迷惘。学生从祖辈、父辈、我辈不同时代青年的人生选择或困惑中,感悟到个人职业追求的“家情怀”与基于时代背景的“国情怀”是紧密关联的,进而促使自身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公共参与的素养,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

其次,挖掘时事资源的深度。思政教师对体现家国情怀的时事资源进行重构设计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富有新意,以单一视频、图片等呈现方式展示素材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利于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断挖掘时事资源的思维深度,创设有梯度、思辨性的序列化问题,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寻找宏大叙事与学生自身实际的契合点,才能将家国情怀落实到课堂、沁入学生心中。

例如,在“创新的社会作用”教学中,教师把当地的高科技企业、合作农场、江南丝竹作为情境素材,设计了序列化问题: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合作农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江南丝竹呈现出的新气象对我们传承民间文艺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在呼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做创新的领跑者还是跟跑者?富有时代感的乡土资源,拉近了学生与家国情怀的距离,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作用,体验身边家乡的创新之美,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者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严谨而不盲从地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合乎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由此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课内活动,涵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主体的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依,需给予学生一定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掘和强化,而“学习因为依赖于记忆和调动机制,也容易受到环境互动机制的支配”②。当学习者的心智活动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起丰富的实时互动,他的认知水平也会有所进步。培育家国情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爱国爱家的情感活动体验,也是学生参与意识的外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一个亮点,课内活动是涵养家国情怀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优化课内活动形式,将符合学科素养的教学情境嵌入丰富且有深度的活动场景,能够刺激学习并赋予学习以意义。学生在角色扮演、鉴赏描述、辨析讨论等具象化的课内活动中,尝试解决颇具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真正在场感受并获得家国情怀的浸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首先,角色扮演活动。角色的代入感引发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直面复杂情境下的困惑和冲突,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教学重点时,笔者设计“模拟人生规划”的活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个体理想、家庭期许、社会需要三者的有机关系,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设计“获奖感言”活动场景,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认同改革开放、国家强大对成就自身的基础性作用;设计“微博解惑”活动场景,帮助学生剖析自身的不足和欠缺,走出自我的狭隘空间,考量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践行开始,将爱国爱家的情感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的国之栋梁,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其次,鉴赏描述活动。家国情怀在许多文学艺作品中熠熠生辉,思政课可以通过鉴赏中华经典、讲述中国故事、描绘美丽中国等活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之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国家是什么”教学中,围绕议题“自信中国人”鉴赏古汉字造字魅力:“赏析古汉字之国,溯国之缘起”(图一),围绕国家的构成要素、起源、职能,寻找古汉字“国”中蕴藏的国家密码;“赏析古汉字之民,悟国之本质”,分析“民”的造字创意及演变流程,追溯民的地位变迁,体会我国的国家性质;“赏析古汉字之制,析国之治理”,分析“制”的造字创意及演变流程,体会制度的存在价值,帮助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确立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

再次,评析辩论活动。评析辩论可以驱动学生独立思考与沟通协作,在学理中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例如,在“意识的作用”教学中,围绕“哔哩哔哩网站联合《中国青年报》发布了《后浪》演讲视频,认可、赞美、寄语年轻一代,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这一社会热点,点评“苦苦挣扎的后浪与奋力奔涌的后浪”“蹭网学习与熬夜游戏”“逆行抗疫与恶意瞒报”,帮助学生理解意识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懂得基于自身实际的奔涌比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用,懂得个体奋斗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培养勇于担责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三、丰富课外体验,践行家国情怀

新课标要求思政课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①。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思政课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能够帮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加深爱国爱家的情感体验。创新走出教室、感受社会的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践平台,让青年一代接触社会,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行动。

首先,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思政课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正是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本质要求。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前,可以设计一系列课外实践性作业:调查家庭成员收入状况及工作单位的所有制结构;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了解入职经历、收入状况及劳动感受;放寒暑假跟随父母上一天班,了解工作内容及分享跟班感受;参观人才市场,了解各种职业收入状况及就业前景。上述作业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利用调查、采访、参观等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人的辛劳,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引导其对“家”的认同,并以此为起点不断提升自力自强、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体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新增的学习主题被写进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思政课的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育人实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潜移默化中传承优秀革命历史传统。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溯革命物件由来、亲子品读红色名著、传唱革命歌曲、排演革命话剧、绘制革命人物小报、观赏红色电影、慰问革命老兵等,让学生直面历史,亲身体验和感悟榜样的力量,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再次,家校社协育的实践体验。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家庭、社会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到“构建书香家庭”再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从“模拟法庭”“模拟政协”到“模拟听证会”,学生在课下深度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治理的真实过程,在实践体验中浸润爱家爱国的情感,将爱国主义深深根植于对血缘和亲情的热爱与尊重中,进而升华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的情感和行动。

家国情怀既是一种情感表达,又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培育家国情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需要思政课教师厚植立德树人的传道情怀,遵循青少年思想行为发展规律,久久为功地浸润感染学生的心灵。这样,家国情怀的种子必将深植于新时代的教育沃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必将迸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爱国力量!

湖南理工学院 卢先明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的单维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固然有“知识传授”的功能,但是绝不能偏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定位。党的创新理论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触摸时代脉动、在实践中解惑释疑。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围绕现实感召和信仰培育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凸显“理论回应现实”“理论融汇实践”的交互育人理念,建构“理论导入+实践协同+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理论导入”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真问题,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教学话语直面学生的成长困惑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实现方式。“实践协同”是对传统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逻辑主线串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条块,加强实践教学专题设计和融合,打造资源共享、协作互联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化解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各自为政”等难题。“翻转课堂”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教学革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全程主动参与。借助“翻转课堂”进行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和育人价值。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并进、有机融合,把无序、冗杂的社会实践素材凝练为教学的“一滴水”向学生精准输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呈现。在理论传授上紧跟时代步伐,又较好地体现价值塑造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思想力量和中国发展成就,启迪学生思考个人未来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注重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评价。不单强调“抬头率”“到课率”等显性指标,更重视“入脑”“入心”“入行”等价值培育隐性指标。紧盯学生备感困惑的问题,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价值渗透式教学方法,运用时政热点聚焦、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再现、嘉宾现场答疑、学生现身说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感知、情感体验、实践反思3个维度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由实践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理论导航和实践参照。

三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驱动教师深入社会实践、走进学生生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助力。

扬州职业大学 钱国平

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正能量,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境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进内生动力,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伟大抗疫实践及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一、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炼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

“哲学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到了最基本的框定作用。”我国伟大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所展现、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伟大抗疫实践的理性智慧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精髓要义,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抗疫期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彰显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部人类文明史可以说是人类同瘟疫斗争的历史。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跨境流动频繁,病原体快速扩散到全球的条件不断发展,新发传染病平均每年出现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的制度保障”。对社会客观存在的这种正确认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积累,为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准备。

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开展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后,国家即转入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是站稳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相结合之辩证法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 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辩证提示了“危”与“机”、“机遇”与“挑战”的辩证法,而且是理性、能动对待“危机”的重要表现。

在应对新冠疫情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国在急流险滩中寻新机、在乘风破浪中开新局,如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倡导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客观、辩证、理性认识国内外大势,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晶。

(二)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治理智慧

社会历史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历史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趋势,作为社会运行与发展主体的人,不仅必须能动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而且必须顺势而为、奋发有为,自觉能动地推动人类历史更好前行。首先,我们把握“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的规律,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加强同世卫组织的沟通,与相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给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增强世界各国战胜疫情的信心等。这既是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是我们的历史自觉与主动。其次,我们把握“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规律,在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过程中,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依靠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责任、尽锐出战,争分夺秒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这同样体现了我们的历史自觉与主动。第三,我们把握“大国经济进一步转化为强国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构建自主、安全、可控、富有弹性韧性的经济体系”之发展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百年变局的交汇期,以及世纪疫情蔓延的叠加期,主动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历史自觉与主动,将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时势造英雄”的历史智慧

“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思政课不断向学生传授的基本知识点。这一基本原理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得到生动诠释。在这次历史大考中,我们不仅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且在不同年龄、职业、岗位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他们不怕苦与险、迎难而上,不惧牺牲、勇担重任,展现人生向上向善抗争风采,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事迹是“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最有力的佐证与说明。

二、用抗疫实践精神中的真善美充实思政课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就是最丰富和生动的教学素材”。抗疫实践中涌现出的与抗疫精神中体现出的真善美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

(一)中国力量是真、中国担当呈善、中国精神真美

中国的伟大抗疫斗争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抵御风险挑战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具有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坚强支撑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精神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

在抗疫的伟大实践中,我国政府展现了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担当、对全人类抗击疫情的大国担当。中国的担当不仅充分显示为真,更加令国人与世人称道为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抗疫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留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相应医疗费用与疫苗费用全部免费,而且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与“人民”为善的立场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如此坚定。

中国在国际抗疫中显示的担当是中国大国担当之要求,更是国际道义之必须。中国向世界人民持续证明自己是患难时刻的真朋友,不仅对非洲如此,对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国际社会有评论认为,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人道待人”的真正含义。

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孕育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伟大精神之美,不仅为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所显现,而且为人民不断过上“美好生活”所显现,更为抗疫斗争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事迹、语言、行为之“美”所显现,并且这是人性之美、人间大美,是人类特有、应有之美。

(二)英雄事迹之真、英雄行为之善、英雄语言之美

一个民族需要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危险时刻,又见遍地英雄。”

钟南山院士奋战抗疫一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武汉抗疫最关键时期没有休息过一天,生前为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的刘智明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殉职,生前系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张辉,因连日奋战抗疫、超负荷工作引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这些事迹真实而感人。他们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疫情无情人有情、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等,他们在抗疫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追崇的“仁”演绎为对党忠诚、为民造福、勇于担当。

行动可以通过语言得到更美的表现、更美的传递。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官旭华:“疫情就是考验,我必须冲锋在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面对病毒,我必须跑得更快。”武汉市环卫工人匡丹凤:“不能留任何卫生死角。”

还有无数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勇挑重担,我已经做好准备!”“面对病毒,我必须跑得更快!”“战胜疫情,我们有力量!”“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虽然渺小,但我不会逃!”这种“美”的、“好”的精神境界与精神风貌是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中的彰显。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真、实践之善、途径之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先反映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人类“紧密联系”的客观现实。在世界各国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伟大现实活动中,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机制日益形成,整个世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一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反映在全球化条件下人类“命运与共”现实状态。疫情在世界蔓延的事实告诉人们:在规律面前不能一厢情愿,新冠肺炎疫情是“公敌”,是全人类的“大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置之度外。

中国的抗疫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重要实践。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蔓延;按照“命运与共、共同应对”的要求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抗疫行动;倡导与践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应有的大国担当,塑造与维护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应对全球性问题过程中“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道义之举。人类如果只限于对新冠病毒危及人类生命、没有道义的责怪,则根本于事无补;只有基于人类道义基础上的共同应对才会形成抗疫的磅礴力量。特别是人类能否最终战胜新冠疫情,将取决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抗疫效果。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在为“小我”奋斗基础上顾及“大我”,牺牲“私利”谋取“公利”。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易事,它需要国际社会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全球化要走向人道正道,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规范其机制,约束其过程中的弱肉强食与霸权行径。全球性问题之所以具有“全球性”,是因为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更不可能单独应对,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和应用世界“同发展”大势与人类“共患难”问题解决机制。在国际社会应对新冠疫情的共同努力中,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强调以团结合作为纽带凝聚共同抗疫之力量,不仅在世界奏响了人类社会团结合作之美好音符,并导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三、用抗疫精神激发学生不懈奋进的内生动力

接受伟大精神的教育和熏陶,落脚点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应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用伟大抗疫精神去教育、激发青年学生,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激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养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在抗疫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抗疫的最关键时期我国形成了“全国动员、全民参战”的“中国优势”。人民群众一直是我们党百年来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取得百年辉煌的力量源泉。我们领悟“生命至上”抗疫精神,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投身服务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增强才智、提升境界、创建人生成功的舞台。

(二)追求同甘共苦、团结合作的成长合力

在抗疫中,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的“中国壮举”。我们领悟“举国同心”抗疫精神,加深对“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成就事业中从同甘共苦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人民中、从团结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三)磨炼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在抗疫中,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逆行”。在抗疫的最关键时期,我国各条战线的勇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敢于用生命完成使命、用热血履行担当。这是抗疫中的“中国风景”。我们领悟学习“舍身忘死”抗疫精神,加深对“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顽强意志”的情感认同,可激励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磨砺“绝不会在危险面前退缩”的豪迈气概、“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实践担当。

(四)形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在抗疫中,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抗疫的各方面、全过程。这是抗疫中的“中国智慧”。我们领悟“尊重科学”抗疫精神,加深对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践品格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前进道路上具备“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形成“用科学方法处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与“讲求分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实践方法,在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动力的新时代,努力为实现国家科技的自主自强作贡献。

(五)培养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国际担当

在抗疫中,我们把握“天下一家、大爱无疆”全球化时代道义要求,为全球的各方应对、合作应对尽责尽力,展示了重情义、守道义的中国形象,展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这是抗疫中的“中国境界”。我们领悟“命运与共”抗疫精神,加深对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全球化现实的理解,可激励学生在前进道路上认同“为世界谋大同”的大义胸怀与“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型国际关系发展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总之,热血为抗疫而澎湃。伟大的抗疫精神因抗疫实践中的自觉担当铸就而精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伟大抗疫精神诠释和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而更具震憾性和影响力。这些都是中国抗疫为思政课提供的优秀教学元素。

牡丹江师范学院 范文婷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作为我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在克服疫情所带来的重重难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崇高而又伟大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群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中,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抗疫精神是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挑战,抗疫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重新进行了阐释。伴随着全国抗疫表彰大会的召开,伟大抗疫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和命运与共。

一是生命至上。面临突发的疫情,我国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保障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给予人民最大的安全感。在抵御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政府为了保障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快速作出指示,使疫情在最大程度上被控制。“本着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追求,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二是举国同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起携手渡过疫情难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共同体意识,切实落实组织安排,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携手共筑抗疫命运共同体。

三是舍生忘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能够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一脉相承的舍生忘死、勇往无前的热血英雄气概。广大医务人员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使命,以他们自身的血肉之躯筑起阻击新冠病毒的保护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党员干部坚守在岗位上高负荷地工作,以保证区域民众的生命安全。全国人民充分发挥自我责任意识的能动性,顾全总体局面,将爱国之情化为自身实际行动,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爱国奉献精神。

四是尊重科学。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求真务实的品格,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科学抗击疫情的指导思想,掀起敢于开拓创新的尊重科学的疫情防控风潮。在医学领域方面,科研所制定有效方案,第一时间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加大全国的防控力度。在教育领域方面,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用线上教学代替线下授课,有效运用各种“云视频”软件,以保证学生的学习。

五是命运与共。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出现的疫情,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还参与到国际抗疫协作之中,将本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共享给各个国家,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许多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中国的优秀抗疫成果,坚定了世界各国抗疫的信心,用实力为各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思政课融入抗疫精神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弄清楚五大抗疫精神内容是一个整体。讲明白抗疫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引领大学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1.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强调了思政课在大学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时期所包含的精神都有所不同,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疫精神作为当前社会新环境的产物,纳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范畴,可以成为激励大学生勇往无前的一面旗帜。

从精神角度来看,抗疫精神包含于中国精神之中,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丰富体现。抗疫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

从立德角度来看,抗疫精神中所包含的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饱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优秀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应通过教育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观念,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以模范事迹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

从树人角度来看,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与高校的教育任务具有高度一致性,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而且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抗击疫情过程中当代青年不怕困难、无私奉献、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是中国大学生群体学习的典范,也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基础。

2.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主要精神保障。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其所在阶段又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抓好该阶段教育尤为重要。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抗疫精神的核心内涵保持着高度一致。

首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冠疫情暴发以来,14亿国民团结一致面对困难,表现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疫情的考验。其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许多多坚守在岗位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千千万万医务人员奋战一线。再次,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在抗疫期间,许多人秉承着说到做到的原则,体现出抗疫精神的光辉。比如医疗工作者日日夜夜为患者操劳;执勤民警放弃休假,坚守工作岗位;教育人员通过线上的方式给学生授课等。最后,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针对中国派遣相关医护人员支援抗疫并捐献了大量检测试剂表示,尼日利亚人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善。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之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

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增强大学生使命感的需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勇做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先锋。”高校思政课加入抗疫精神元素,有利于挖掘抗疫斗争中的英勇故事,丰富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拼搏、奋勇向前,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了解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这种使命既包含于个人或家庭之中,又包含于祖国和民族之中。因此,讲好抗疫精神,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促进大学生思考新时代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增强爱国情怀,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三、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内容,又可以让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深刻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深挖抗疫斗争中“抗疫事迹”和“抗疫人物”的案例,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多个视角寻找着力点,使抗疫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育人作用。

1.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中融入抗疫精神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互联网上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政课讲清楚、讲深入抗疫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明辨防疫期间的信息是否真实、观点是否正确,便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坚持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相统一。在认知目标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的理想,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有清晰的认知,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使其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在情感目标方面,要通过疫情中感人的事迹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抗疫精神所包含的真情实感,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使他们深切感受抗疫过程中获得阶段性胜利的来之不易。在动作技能目标方面,要提倡让大学生勇于实践,用所学理论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激励他们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投身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行动之中。

2.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中融入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将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抗疫事例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在思政课现有内容中注入伟大抗疫精神的新鲜思想,并给出新解读、新表述、新含义,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得到充实。“要讲清楚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道理,不能简单地进行长篇大论的灌输,而是要沿着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步步深入,讲明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透过伟大抗疫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抓住抗疫精神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切入点,选择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用好抗击疫情的事例,讲好抗击疫情的故事,提高宣传抗疫精神的说服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抗疫精神中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爱国精神融入“正确的价值观”教学中,如介绍钟南山院士等抗疫英雄们不怕艰苦、勇往直前的事迹,为大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提供现实依据,引导大学生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当成奋斗终生的崇高向往。还可以将抗疫精神中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融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教学中,如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人员奋战一线、排除万难的事例,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的斗争意志和勇于实践的拼搏精神,指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

3.加强方法创新促进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只有恰如其分地结合战‘疫’主题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采取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证大学生能够按时上课。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动态,及时与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沟通交流,灵活运用各种互联网软件,充分挖掘抗疫事迹中的抗疫精神,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基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政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活用各种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果。抗疫精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能够将抗疫精神讲得生动有趣,思政课教师应认真研究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抗疫内容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抗疫精神深刻的内涵,提高自身话语表达能力,提升自身亲和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互动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采用理论灌输法之外,还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教学法、中西方比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要把抗疫精神转化为教学内容,再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观念,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抗疫过程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从而增强大学生胸怀祖国、心系家乡的爱国情感。

4.在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中融入抗疫精神

重视高校思政课在根本上是重视大学生育人工作,是将本国思想政治观念讲授给大学生,其评价指标极大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对于本科内容思想观念的理解的全貌。然而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具有片面性,比如期末期间向大学生收集纸质版评价,不能十分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在教学的检验成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采用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如可以定阶段收集学生评价,并定期将各阶段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促进评价成果的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地反映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观念的真实性。

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留给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最大程度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其发挥自身主动性进行自我评价,以确保评价的适时性。可以将大学生在进行抗疫精神教育前后的学习状况归结为具体可视的指标和维度,从而真实地评测出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否为大学生所掌握和吸收。进入后疫情时代,评价机制更为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了解抗疫精神,不忘艰苦经历,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力量。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当前抗疫斗争还未结束,自己作为抗疫斗争中的关键个体,应遵守防疫各项规定,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抵御疫情的重要使命,更加自觉地肩负起用新时代爱国精神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总之,“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引领学生培养爱国情怀,用青春奋斗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最大程度发挥抗疫精神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疏导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和感染式教育法等教学方法,并充分结合现代社交互动工具,如微博、云班课、钉钉等软件。要深入挖掘抗击疫情过程中饱含抗疫精神的生动案例,提高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进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公共事业无私奉献的意识。

孙赫

进入新时代,中国对高校思政课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思政课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具有愈发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及教师教学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一、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风格呈现多样化,但从学生学习效果看,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对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

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好感,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风趣幽默教学风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

第一,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高校教师的幽默风格要有针对性、贴近学生喜好,如此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引起共鸣、达至预期。比如,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也可以结合相声语言风格,或者从喜剧电视电影及现代自媒体中挖掘一些幽默元素,培养自身的幽默感。把这种幽默感自然而不是刻板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增加课程内容趣味性。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幽默段子。融入幽默段子要有相关性,即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融入幽默段子要有针对性,融入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幽默话题,以引起学生共鸣,用幽默形式传达课程知识和内在价值。融入幽默段子还要有节奏感,可以在课程开端和课程高潮节点,或者根据学生实际课堂学习状态适当融入。这样,既可以在开始阶段迅速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又可以在中间阶段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保持兴趣,还可以随时缓解学生听课的疲惫感。另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中融入幽默元素。幽默元素可以保持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持久性,将学生注意力牢牢稳固在课堂。幽默元素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如幽默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不仅要做好知识传达,还要关注作为客体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以确保授课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设计风格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课堂氛围感,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避免思政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在发掘更具吸引力的教学风格中,多样化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以吸引并启发学生的案例式教学设计为主体。案例式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流模式,它可以把知识的内在价值由具体案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思政课所要传达的内在价值观。案例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更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式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就课程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

第二,以多元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案例式教学是目前的主要授课形式,但其缺陷是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多元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环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元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形式,可以是辩论赛形式的教学设计、模拟角色扮演式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设计、调查问卷式的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角,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作用,最终要把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体验升华为思政课价值观表达。

(三)形成问答式教学风格

问答式教学即一问一答,在问答间启发和感染学生,有效传授知识。这种授课风格需要教师充分凸显剖解教学内容的问题意识,就大问题不断引出小问题,从而建构一个问题群,引导教学内容逻辑层层展开,在抽丝剥笋中将复杂问题讲得明白透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一,教师居主体地位的自问自答式。教师自问自答式教学更适用于在一堂课整体中贯穿使用。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展开以问题引导,不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在问答中展开课程内容。问答式展开需要严密的逻辑,如同解数学题,完成上一步才能推论下一步,每一步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苏格拉底式“精神助产术”问答模式。苏格拉底在教授学生时并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教师如同帮助孕妇生产的“助产士”,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被称之为“精神助产术”。这种方式适合于课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就问题与某个学生或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如果学生答案中包含正确答案,则继续提问,引导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答案的错误之处,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通过教师细心引导出来的答案,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种问答式教学风格具有强大的感染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就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而表现出的激情并产生共鸣。教师将自身的人格魅力融入知识,让知识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中掌握不断展开的知识点,感受学习内容的层次感。

二、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区别。这样,既可以激活思政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丧失教师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为中心。

(一)教学形式:以学生课程体验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提升学生课程体验的方式,对思政课教学外在形式进行包装,增加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教学更接地气、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第一,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话题包装到讲授的知识点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知识点讲授会考虑有相应的案例作为根据,而案例选择是知识点能否入脑入心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案例就要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要提高案例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感和学习的体验感,借以提升学习有效性。这种以包装课程知识点为目的的案例,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平时感兴趣的话题,以此为基础,搜集与之相关的案例并形成案例库。

第二,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枯燥干瘪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激起学生听课欲望,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因为,单纯的教师话语体系无法让学生找到认同感。如果把学生话语融入教师话语体系,会瞬间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迅速增强与学生的同频共振。然而,如何寻找学生话语体系,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平时关注的网络热词和网络用语。我们可以从B站、抖音等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体中借鉴丰富元素,关注这些媒体视频中用户的评论语,从中学习更多的学生话语。当然,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把学生话语不假思索地一味搬到课堂而犯哗众取宠的错误,要对其进行加工和转化,尽可能平衡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关系。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动态元素。动态元素可以从课件、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课件方面,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增加动态图案、简短视频或者动态课件等;教师方面,可以从板书、走动式授课或者一些肢体语言等方面入手;学生方面,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就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或者让学生朗读重点内容以调动课堂气氛。

(二)教学内容:以学生课程理解为中心

教学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是激活思政课有效性的第一步,是解决如何让学生“听进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让学生“听明白”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以让学生学懂为中心。

第一,教学内容确定要因材施教。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和理工科类学生在知识接受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作出调整。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多增加一些文学或者历史元素;针对理工科类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数据或者推理元素。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所在学校的特色。比如,建筑类学校加入与建筑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师范类学校加入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案例和元素。

第二,把课程所蕴含的道理讲透彻。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就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把专业知识话语体系转化为课堂话语体系,把深刻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如何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呢?可以用比喻、讲故事等方式,把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可以用知识迁移方法,特别是对理工科类学生,把其思维方法迁移到思政课所要表达的深刻道理上。

第三,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价值观升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区别,在于思政课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单纯讲解知识点,而要把知识点所蕴含的价值观挖掘出来。思政课并不是价值中立课程,而是有态度、有温度的课程,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挖掘思政课知识点中的价值观呢?可以从知识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达出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方向,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地选择价值态度。也可以在每次课程总结过程中,升华课程内容价值观,直接把价值观表达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明白,体会其中的价值意蕴所在。

三、采用有硬性约束力的教学管理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升既来自教师风格和课程内容等软实力不断提升,又要注重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课堂教学管理硬实力的作用。用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等硬实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是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一)课堂纪律为课程教学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松散的课堂纪律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严格的课堂纪律既可以从总体上为学生学习思政课提供舒适环境,又能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第一,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制订不是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敌对关系,而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满足。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征求学生意见。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有成熟的心智和极强的自尊心,大学思政课课堂纪律制订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表达心声,以确保纪律的可操作性。比如,上课迟到的惩罚或者积极参与课堂的奖励等具体纪律制订,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另一方面,课堂纪律制订要把握好“度”。教师在制订课堂纪律时,要维护学生尊严。有损学生尊严的纪律,如体罚学生或以不当言语训斥学生,都是不可取的。课堂纪律不是为了强迫、惩罚学生,而是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所以,课堂纪律制订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

第二,利用课堂纪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课堂纪律不仅是课程有序推进的制度保障,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细化奖惩制度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采用按班就座、机制鼓励方式,保障课堂讨论和课堂互动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授课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适当肯定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大学生虽然拥有成熟的心智,但仍然需要细心呵护,而学习过程中的适当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自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重要因素,制订课堂纪律要加入鼓励环节或鼓励因素。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完成课后作业等构建肯定性评价机制。

(二)课程考核制度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大学思政课考核制度跟中小学具有很大区别,大学生相对更加关注课程通过率和课程成绩。基于此,思政课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第一,将学生课堂参与度量化到考核当中去。一是将每名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以分值形式呈现出来,包括积极学习态度的正分值和消极学习态度的负分值。适当的奖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鞭策消极学习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二是教师要关注“不发声”学生,鼓励这部分学生勇敢参与量化考核。部分学生受制于性格和学习习惯,不喜欢或者惧怕课堂参与。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

第二,考核作业完成情况,以有效巩固学习内容和了解学习效果。课堂考核固然重要,但会存在一些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而课下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况,也会存在一些学生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而无法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作业考核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渠道,达到教学的公平性。作业考核分为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两种考核形式。一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重点问题进行课上作业考核。课堂时间宝贵,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就重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给每位学生展现自己见解的机会,可以把学生课上思考结果以作业形式纳入考核。二是课下作业考核。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符合课程学习目标和授课重点,坚持适当原则,即难易程度、数量多寡要适当,以学生能够完成为标准,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课下作业考核不仅能够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巩固学习内容,而且能使教师获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赵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仍处于高位,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既要更严、更实、更细地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维护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又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涵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国故事”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红色元素、红色资源,为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厚依托。

(一)讲深讲透讲活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强大优势。“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用行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深刻检验着共产党员的党性,生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要及时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通过课堂讲授、情景再现、实践体验等方式,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一线党旗的故事、党组织的故事、党员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深刻领悟党的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感受和体验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总有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指引方向,总有金光闪闪的党徽、奋不顾身的党员见证和践行着信仰的力量。

(二)讲深讲透讲活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守望相助、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每次面临大灾大难大事件,中国人民都展现出了超强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闻令而动、英勇奋战,疾控工作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建设者等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讲述了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

要及时把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融入疫情防控“大思政课”,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现实意义,深刻体会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和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深刻感受和体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困难都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三)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中中国展现大国担当、与世界命运与共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本着负责的态度,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和世界各国人民健康安全。在国内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期,中国依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世界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共享中国的经验、科技、专家、物资等。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中国贡献。

要及时把疫情之下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美美与共的“故事”,融入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蕴含其中的“大道理”“硬道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义、价值理念和内容体系,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关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地球命运,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书写“青春故事”,做出“青春贡献”。

二、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2022年3月17日和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实践证明,自从我国开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政策以来,通过一系列精准防控举措,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遏制住了疫情反弹,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成本取得了防疫最大成效。事实反复证明,“动态清零”方针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和最优“方案”。

(一)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清楚什么是“动态清零”,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把握“动态清零”方针

在疫情防控中,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经受住了磨砺和考验,在防疫抗疫实践中加深了对“动态清零”方针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不及时澄清和消除,就容易导致思想上的困惑和行为上的偏颇,从而对疫情之下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通过上好疫情防控这堂“大思政课”,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关切,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科学识别、精准辨别“动态清零”。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只有弄清楚“是什么”,才能更好理解“为什么”,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和拥护。

(二)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透彻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深刻领悟“动态清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疫情之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生动写照,特别是确诊率、死亡率、治愈率等一系列数字的鲜明对比,向青年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动态清零”方针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动态清零”方针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和重要体现,也是经得住历史和现实检验的最佳方案,“动态清零”是中国防控疫情制胜的重要“法宝”。要通过中国成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就,特别是通过一系列诸如成功防疫成就精彩“冬奥”的鲜活案例,向青年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动态清零”方针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动态清零”方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国情特别是现有的人口卫生资源和条件决定的,是当前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效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理性选择,“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更不对立。正是由于“动态清零”方针的实施,才为中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提供了最有利的形势和环境。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只有弄明白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澄清认识误区和模糊判断,也才能真正做到在行动上支持和践行“动态清零”。

(三)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明白坚持“动态清零”应该“做什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动态清零”要求

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躺平”没有出路“,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疫情防控依然处于关键时期。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刻阐释“动态清零”背景下的中西方抗疫成果的鲜明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大局意识,心怀“国之大者”,多算疫情防控的“政治账”“整体账”“长远账”。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入讲解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通过一系列疫情数据表、曲线图的变化和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认识当前依然艰巨、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懈心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思想弦,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思想关。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深入解读“动态清零”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要求,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形象对比,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带头落实党中央疫情防控规定,带书记校长论坛头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做好健康防护、带头落实个人义务、带头开展志愿服务,以责无旁贷、时不我待的精神落严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三、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精准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与伦比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日益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开好讲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鲜活的素材。

(一)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百年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坚强的领导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及时作出重大决策,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疫情防控和国际合作抗疫,建立健全患者救治、科研攻关、物资保障、舆论引导、社会隔离等全方位防控机制,完善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策略,调动党内党外力量连续打赢一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思政课”就是要及时吸入这种“力量”、讲深讲透讲活这种“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战胜疫情的最根本、最强大的保障力量,深刻感受和体验疫情之下一次次“中国速度”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大论断的内涵、实质和重要实践意义,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强劲的国家治理能力,迸发出的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坚实国力,激发出的中国人民顽强不屈、众志成城的意志品质,展现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都汇聚成我们从容应对惊涛骇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深厚底气和磅礴之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生动实践。“大思政课”就是要及时吸入这种“力量”、讲深讲透讲活这种“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的内涵和实质,深刻体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重要道理和现实意义,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独特优势,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以坚定的“制度自信”应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引领和激励自己在新时代筑梦、追梦、圆梦。

(三)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伟大抗疫精神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传承中汲取青春力量、激发奋斗之志

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蕴含着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伟大抗疫精神感召之下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为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提供了新鲜内容、鲜活教材。

要通过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个生命”的精神实质“,举国同心”的现实意义和体现出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的价值内涵和所展现的“疫情不退我不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气魄,“尊重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所展现出来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的时代价值和所体现的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体会“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体验和感受伟大抗疫精神所构筑的坚固抗疫防线、凝聚产生的伟大抗疫力量,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和勇气,以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在传承中涵养时代担当、汲取奋进力量。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大思政课”就是要讲“大道理”,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向学生讲清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道理”,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硬道理”。疫情防控这堂“大思政课”,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聆听、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增长“大见识”、明白“大道理”、树立“大志向”。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汪园超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里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等,是该地域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中,就可以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学习素材和实践载体,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点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案例教学;二是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知识体系的融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施专题教学。这其中,基于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是最系统、最有效的融合方式。那么,要按照什么依据,以什么路径开展此类专题教学呢?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开展专题教学,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实现知、情、意、行教学目标。

一、利用地域文化开展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依据

笔者将地域文化多方面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是基于以下依据:

(一)讲好书中的“大道理”,需要运用身边的“活教材”。教材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涉及全面小康的内涵、目标要求和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等知识点,理论阐述多,案例分析少,学生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该单元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精准脱贫等相关概念,还要培养学生对小康社会的认同感、对小康成就的自豪感,甚至是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显然,仅仅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是无法直接实现这些目标的。如果将“全面小康”转化为“我身边的小康”,就可以将“遥远的”的理论变成与我紧密相关的现实,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主人翁意识。如果将“全面小康”理论转化为“家乡的小康建设”实践,则可以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感可触、可亲可信的生活场景,从而提升对小康理论的认同感。

(二)选用身边的“活教材”,需要与书中的“大道理”保持一致。身边的地域文化素材虽然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融入思政课,前提条件是融入的地域文化元素要与思政课内容存在一致性。以“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专题为例,“幸福太仓”之所以能将与全面小康融合,是因为“幸福太仓”实质是全面小康的具体体现,两者属于内在统一。表现如下:第一,“幸福太仓”涉及的领域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幸福太仓”是太仓市的城市主品牌,太仓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曾9次上榜,其中还有5次位列县级市榜单首位。该评选在内容上涉及居民收入、公共安全、公民教育、生态环境等指标,这些指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形成呼应。第二,“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佳注脚”。太仓2020年位列“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行”榜单第3名,在小康经济、生活、文化、生态等方面均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幸福太仓”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彩缩影。

二、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路径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的地域文化主要以太仓地区为主,宏观方面会涉及江苏省情、苏州市情,因为太仓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在地方政策、历史传统等方面与省情、市情存在一定的统一性。专题设计课时为4课时,其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各占2课时。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分析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

(一)地方历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来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小康”原本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社会理想,它最早出自《诗经》,里面记载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为生活比较安定。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小康”从古代“朦胧的”社会理想转变为现代中国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可行性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可行性,笔者在此处播放历史短片《1983年邓小平同志调研苏州》,重点介绍苏州之行的背景是党的十二大刚刚确立小康目标,苏州之行的目的是验证小康目标在经济水平领先的地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邓小平同志“看到城乡‘到处喜气洋洋’,了解到苏州准备提前5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对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由此,苏州成为邓小平同志“丰富小康社会思想、验证小康目标可行性的地方”。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构想”印证地苏州,意在通过“身边故事”去理解小康目标,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意在向学生明确小康目标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因而具备可行性。

(二)地方政策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小康先行者”江苏来理解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因而全面小康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各地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那么江苏要建设什么水平的小康呢?笔者在此处引入两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讲话,分别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到“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此,向学生明确无论是“强富美高”新江苏还是“两争一前列”历史使命,都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国家对江苏小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肩负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责任。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小康先行者”江苏,意在让学生真正领会全面小康中“全面”的具体内涵,理解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定位,培养关心家乡发展的真挚情感。

(三)城市目标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幸福太仓”来理解“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小康,那么这些领域的小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在此处引入“幸福太仓”目标定位,通过描述“幸福太仓”的五种幸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第一是“富裕幸福”,太仓经济发达、百姓共富,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十位,同时也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第二是“平安幸福”,太仓治理有效、社会和谐,是经济发达地区最平安的城市之一。第三是“文明幸福”,太仓崇文重教、崇德向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好人频出的“全国文明城市”,第四是“健康幸福”,太仓老有颐养、病有良医,是长三角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第五是“美丽幸福”,太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是优美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幸福太仓”,意在通过五个方面的幸福将全面小康具体化、形象化,意在让学生全方面了解所在城市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地方故事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来理解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笔者在此处首先引入太仓对口帮扶陕西周至县、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太仓因地制宜,采取的多种对口扶贫方式,例如产业扶贫:落实资金重点扶持玉屏“黄桃、油茶、食用菌、生猪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消费扶贫:落实周至优质农产品入驻太仓,开设专营店、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等;教育扶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共录取玉屏籍学生42人,周至籍学生7人,为做好职教帮扶,学院为学生免除三年学费,提供困难补助,提供结对帮扶服务等。其次,引入健雄学院青年志愿者赴连云港灌南县开展暑期支教的故事,介绍大学生如何发挥才能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送去知识和温暖。本部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即太仓对口帮扶故事,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提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价值认同;意在通过介绍不同扶贫方式,使学生理解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有科学指引、精准施策;意在使学生懂得全面小康我们不仅是受益者,更应成为建设者

(五)市民角色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我是城市主人翁”研讨来理解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性、人民生活、国民素质、生态环境、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如果仅仅阐述相关理论,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因此笔者在此处设置了一个“我是城市主人翁”的分组研讨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做分组发言,即作为太仓的城市主人翁,你觉得太仓要实现以上七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怎么做?其次,引入近年来影响太仓城市发展的大事件,对分组研讨进行最后总结。例如,为了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太仓成立德国研究中心,重点发展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对于学生而言,学院所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太仓提出“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城市标识,推进“沪苏同城”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区域合作将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本部分利用“我是城市主人翁”的角色,为太仓发展建言献策,意在通过问题导向,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意在鼓励学生关注或服务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将个人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统一起来

(六)文化载体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来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本专题不仅利用地域文化活化教学内容,还依托地域文化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即组织学生赴“全国文明村镇”太仓中荷村实地参观,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社会大课堂中亲身感受百姓的小康生活。中荷村是太仓众多小康村的其中之一,该村集体经济兴旺、便民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乡村治理有效,是全面小康的典型案例。笔者首先邀请该村工作人员担任本次专题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他介绍中荷村的小康之路、村情民情特色等。其次,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该村公共设施如文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并详细了解该村的全天候的联动网格巡察、物业管理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等工作情况。最后,利用该村“田园课堂”开展学生主题实践汇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所见,说出对全面小康的所思、所想。本部分利用“太仓小康村”实地参观,意在使学生对小康生活产生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意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地域文化实施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反思

专题“全面小康与幸福太仓”,融入了地方历史、地方政策、城市目标、地方故事等地域文化元素,采用了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此类专题教学,除了方法得当以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的关系。地域文化对于思政课是一种优质的社会资源,何时运用、多大程度运用,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利用地域文化,偏离教学目标。二是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上有统一要求,因此,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地域特色的思政课,要始终坚持统一性这个前提,不能脱离教材知识体系。总之,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目标是:要将思政课打造成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地域特色的“金课”。

良好氛围。一是以点带面开展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情况、课程内容设计情况、授课教师思政素养准备情况,选取成熟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倡导;二是选树课程思政建设品牌。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抓典型、树标杆、强激励,形成品牌效应,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李佳颖

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原儿女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鼓舞着一代代河南学子在奋力谱写中原更加绚丽篇章上戮力同心、奋勇向前。

一、红旗渠精神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1]红旗渠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林县人民世世代代求水夙愿下、在群众实践努力下形成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修渠精神,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和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

红旗渠的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克服“山穷、水穷、地穷”的自然环境不利条件,克服“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资料相对落后”的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克服“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的物资极为匮乏的艰难条件,带着林县祖祖辈辈强烈的求水愿望,靠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十年奋战修渠、创造了人间奇迹。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修渠才成为可能,红旗渠才得以修成。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红旗渠的修建,不仅一举改变了林县世代缺水的面貌,而且将一面精神之旗、初心之旗、使命之旗插在太行山之巅。无论是“两贵(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走前头,群众有盼头”,还是“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都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良好风貌。无论是“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还是“盘阳会议”做出的修渠战略调整决策,都表明了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坚定信心。无论是“干部吃苦在前、吃亏在前”,还是“干部干的比群众多,吃的口粮却比群众少”,都体现了党员干部为林县人民谋活水、谋发展、谋长远的初心和使命。

二、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向河南高校学子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关键在于找到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相似处、共同点。

(一)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内容一致

高校思政课包括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能够帮助青年学子提高思想觉悟、转化思维方式、树立正确三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作引领。当前,我们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是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一,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林县县委懂得,举办大多数群众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办这些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3]53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县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与林县缺水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集中表现,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具体表现,是坚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客观规律的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林县人民最终修成了人工天河、形成了红旗渠精神。

其二,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也是红旗渠修建的精神支柱。在修建红旗渠前,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时,对林县修建英雄渠、淇河渠、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肯定,给林县修建红旗渠吃了“定心丸”。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县委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学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特别是在修渠遇到困难时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毛泽东思想被林县人民掌握后,变成了无穷无尽的修渠力量。

其三,红旗渠的修建与高校思政课在内容上相互支撑。《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架起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一节中强调,要“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开凿红旗渠青年洞就是典型案例。开凿青年洞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寒冬腊月、缺粮少物、任务繁重。为了鼓舞斗志,修渠青年们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了后辈享幸福,再苦再累也心甘”“撼山易,撼建渠民工斗志难”等标语写到太行石壁上,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历经17个月的英勇奋战“砸”通青年洞,充分印证了“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从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使命,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红旗渠精神将给予新时代河南高校学子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动力,激励河南高校学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成就新的青春辉煌。

(二)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河南高校思政课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用红旗渠的修建历程鼓舞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斗志,用红旗渠精神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指明方向。

其一,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塑。高校思政课核心在于“政”字,即确保思政课发挥“跟政党、讲政治、明政理、重政教”的作用,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旗渠精神正是“政”字的具体表现。跟政党,即在红旗渠修建中党的领导无处不在,党在红旗渠建设中发挥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作用,带领林县人民实现了祖祖辈辈的修渠愿望;讲政治,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政治打头管总,林县县委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化作改换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林县人民把对党的无比信赖化成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铮铮誓言;明政理,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在吃透政策文件精神上把握重大机遇,在合理运用政策基础上做实重大战略;重政教,即红旗渠的修建靠的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靠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汲取修渠的精神力量。

其二,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6]3。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出信仰、信念的作用。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共有81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中有群众、也有党员,有年仅17岁的有志青年、也有63岁的花甲老人。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修渠引水,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改变林县世代缺水、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信仰、信念激励下,在红旗渠精神鼓舞下,林县(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创业四部曲,一个“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的现代化新林州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从坚定高校学子信仰信念角度看,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是共通的。

其三,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融。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的确立,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价值选择的主要课程,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关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蕴含的深厚思想文化精髓,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讲。“立德”就是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厚植高校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途径,“树人”就是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建设者的重要方式,为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

其四,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7]。总书记的讲话为河南高校利用思政课讲好红旗渠故事、培育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师要把讲好党的故事和讲好红旗渠故事融合在一起,把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光辉历史、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真实故事展示出来,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珍贵的画面,让高校学子在故事中感悟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

三、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在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历程中,中原红色文化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显得极为迫切且重要。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红旗渠精神尚未真正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尚未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中探索新路径、寻找新方法,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其中。

(一)回到历史语境,精细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河南高校思政课,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以重回历史语境为路径,精细化讲好红旗渠精神。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修渠故事的特殊历史始末、特殊时代背景、特殊自然环境、特殊人物情感等讲清讲透讲明白,引导学生置身于修渠时代并进行积极思考。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艰苦奋斗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顽强斗争精神,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无私奉献是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的价值追求。

(二)运用现代技术,立体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当代高校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这种学习生活的“新常态”使得高校学子在思维方式、文化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结合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成为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化讲好红旗渠精神的关键。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打造立体课堂、构建“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的立体教学模式、“教材资源+传统媒体资源+新媒体资源”的立体资源体系,使思政课“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技术“用”起来、师生“乐”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引导高校教师积极运用VR、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资源,立体生动还原修渠故事情景;立足网络时代,强化互联网思维,进一步让思政课联网上线,让学生看得见红旗渠修建历程、听得到修渠故事、体会到修渠精神。

(三)联系生活实际,实战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环境严峻复杂,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对此,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守精神、弘扬传统、增强勇气,要严格按照思政课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对修渠中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进行再提炼,对修渠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进行再挖掘,对修渠中不畏坚辛、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进行再推广,用思政课教育理论生动灵活地传递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通过讲述修渠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引导高校学子正确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通过入脑入心,激发情感共鸣,引导高校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依托大思政课,协同化讲好红旗渠精神

大思政课,大在视野,大在格局。要善于运用大思政课,协同讲好红旗渠精神。讲好红旗渠精神应具备大视野,要立足林州、放眼国内,讲清楚红旗渠修建过程处于资金匮乏、粮食短缺、技术落后(水利技术人员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特殊时期,用特殊时期的修渠事例感动高校学生。讲好红旗渠精神应构建大格局。大格局涉及国之大者的培养,因此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价值取向,紧扣红旗渠精神时代内涵,在实践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红旗渠精神为什么“好”,进一步用红旗渠精神引导高校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徐蓉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着力点,是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着力转变教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特别是如何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程序化与表演化、防止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概念化与表面化、预防师生之间在交流讨论上的空泛化与浅层化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对思政课的加强与改进、守正与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学校转变教学理念,在知识体系建构、课程建设、资源整合与运用等方面不断形成破解问题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论述,为破解当前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路径。如何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全局上实现学校思政课所承担的国家使命与时代责任,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各类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学在时间维度上的接续递进和空间维度上的全面覆盖,如何通过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已成为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亟须转变的教学理念。

着力开阔课程视野。课程建设的视野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活力与成效,也是课程维持强大生命力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要推进“以理服人”,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放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厚度、广度与深度。“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通过探索教学应用场景来设计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问题,以及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如何通过把知识与实践连接起来开展深度学习的问题。这要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够开阔课程视野、开发实践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既善用重大历史题材,培养学生“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大历史观,也敢于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直面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不断形成把握问题本质、善于举一反三的思维力,更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参与重大社会实践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责任担当。

着力拓展建设格局。学校思政课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因此也是一项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工程。要使得学校思政课能够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的教学技术,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功效,就需要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培养“大先生”来不断拓展“大格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让学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施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通过用好各类实践素材、场馆资源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立”起来,通过加强各类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通过加强教研与培训使师资队伍“强”起来,通过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新”起来,通过吸收优秀社会力量丰富师资队伍让教学“活”起来,通过分层分类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使各学段的价值观建设要求“连”起来,从而,促进各种要素在系统集成中使学生将思政课的道理“悟”出来。

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芳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2020年4月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在课程体系方面明确鼓励高校开设“四史”方面的选修课,确保在校大学生至少选修1门关于“四史”的课程。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重申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高校,“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依然是思政课,因此如何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尤其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实践难题。

1.以推进“四史”相关内容进教材为前提

教师讲授任何一门课程都应首先研读教材,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融入“四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在思政课教材中融入“四史”相关内容,这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四史”教育的前提。将“四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关键,是教师要深入研读“四史”和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各门课程的教学主线和侧重点,明确每一门课程与“四史”融入的重难点,教学前从全局、系统统筹好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每章每节落实好融合“四史”内容的教学建议和实践要求,做到精准设计。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典型的学科交叉课,既属于党史范畴,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两者不能偏废。所以,这门课程必须两者兼顾,需要大量史实、史料反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成果,同时又要总结经验教训、优良传统和客观规律。因此,这门课程应着重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将“四史”相关内容尤其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丰富内容和核心要义增加进去,真正从教材上落实“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当然,还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系列讲话精神适时增添进去,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好,提升思政课作为“四史”教育主阵地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2.以精读“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

要读经典、善读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必备品格。“四史”的经典著作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备课、教学与研究的必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提升讲授“四史”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对“四史”的相关著作进行精读。“概论”课教师在讲授改革开放部分时应精读反映改革开放史的经典文本,譬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92年南方谈话”等,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增加教学理论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坚持以“四史”经典著作为基础,才能够讲清楚高校思政课几门课程与“四史”的思想渊源、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使学生学懂“四史”的内容体系和逻辑架构,为推进“四史”进学生头脑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教师要带着教学中的相关疑难问题去精读“四史”系列著作,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阅读书籍,丰富课件和讲义,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增强讲授“四史”的实效性。通过结合“四史”讲授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大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听课的效果,让师生均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3.以加强教师队伍学习“四史”为关键

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四史”教育者也要做到以身作则。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中坚力量,是真正的实践者与推动者。如果在“四史”教育中,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率先研学“四史”,“四史”教育工作就缺乏说服力、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首要前提是必须确保“四史”内容进头脑,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要利用专题会议、学术论坛、培训轮训等平台,对教师进行“四史”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四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知“四史”、懂“四史”、研“四史”,在教学科研一线宣传“四史”的骨干队伍。只有教师储备较深的“四史”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授课更具信服力、感召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深了解和掌握“四史”知识,以史为鉴,全面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引领时代,自觉开创美好未来。

4.理论联系实践以讲好“四史”故事为手段

理论联系实践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学习英雄模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四史”教育中会讲、讲好英雄模范故事十分重要。作为“四史”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更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联系“四史”故事来讲授“四史”,科学把握“四史”的思想逻辑与实践基础,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学习“四史”的现实意义,提升高校思政课讲授“四史”教学实效。这也是大学生增强认同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生动体现。

但学“四史”、讲“四史”、悟“四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层面,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四史”的历史理解、理论理解和认识。“概论”课教师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的成长与工作经历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8]对当代大学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而认真学习、刻苦读书、深入社会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此外,还通过讲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重大贡献乃至英勇牺牲的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的生动故事,既可以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又能使大学生从内心认可革命、建设、改革成果的来之不易,传承党的精神血脉,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自觉跟党走,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5.吸收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讲授好“四史”,应善于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学界的相关研究与阐释成果积极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具体应从下面3个方面入手。

1)实时跟踪一些研究、阐释和宣传“四史”的重点刊物。《党的文献》杂志的每一期都会围绕党史研究、党内重要人物研究等方面的最新内容进行阐释、宣传与解读,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扎实学习“四史”、丰富教案讲义大有裨益。

2)实时跟踪研究、阐释和宣传“四史”的知名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思政课教师要走在学术前列,就时刻不忘理论思维,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以学术界最新思想为指引。譬如,关注学界研究、阐释与宣传党史方面的领军人物,关注他们研究的党史方面的最新成果,从哲学基础、核心思想、理论精髓、理论主体与主线等方面的论述,还是从历史地位、基本特点、重大意义的把握,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党史等相关内容的重要学术参考和教学文本。

3)围绕讲授“四史”的若干教学难点进行实时跟踪。围绕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重要决策与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与把握的问题,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现有思政课在内容上有重复、交叉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可以实时跟踪最新研究著述,丰富教学课件和教辅资料,加深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提升思政课讲授“四史”的教学实效。

此外,在实现学界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语境转化、话语转换等方面进行深度加工、改造。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善于将学术研究中理论探讨的原初语境再造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具有“现场感”的、鲜活的教学语境。“概论”课教师在讲授邓小平理论部分关于改革开放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与实践探索历程时,要善于把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背景回顾、过程介绍、情景勾勒等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增强学生听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时候,要善于进行话语转换,把学术话语转换成学生的日常生活话语,实现思维的深邃与话语的大众化相统一,使学生听得明白,入脑入心。

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四史”教育,既要一以贯之、始终坚守,又要变化发展、不断创新。因此思政课教师讲好“四史”也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楠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准确把握“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善用“大思政课”拓展育人主体、育人场域和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深刻领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内在蕴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理”就是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人才能认识自我、认识所处的世界,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语言质朴,蕴涵却非常丰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1.理论维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教育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所有国家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自己的政治要求,都要体现自己的政治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初衷和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看能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场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清醒,要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在,讲清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应然和历史必然,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历史维度: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要赢得青年,关键要赢得青年的思想,武装其头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深刻认识到加强青年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武装斗争的艰苦时期,毛泽东还坚持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强调学校教学要注重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红军学校在开设军事训练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党的纲领和政策、革命的形势与任务等相关课程,为党和红军培养了大批政治理论和军事素养兼备的优秀人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在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并逐步建立起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着力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6]并就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由此可见,重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人才,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3.现实维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青年学生又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甚至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尤其是思想理论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一直暗流涌动,此起彼伏,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对象。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更要充分发挥政治引导功能,旗帜鲜明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满怀信心地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理直气壮地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准确把握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实践要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就要讲好道理,而且必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1.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

把道理讲深是由道理本身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的首要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和科学,正因为其理论的深邃性,因其能够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理论蕴涵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把精深的道理讲精讲深,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把思政课完全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和空洞的价值说教,关键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发和说服学生,以真实的数据证明真理的科学性,以生动的案例打动和教育学生。

把道理讲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夯实理论功底,在课堂上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讲清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现实价值等,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注重理论阐释的厚度,树立大历史观,具备深邃的历史眼光、严谨的历史思维和严密的历史逻辑,通过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史实发声、用史料说话。例如,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要讲清楚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历史地、辩证地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历史意义和世界贡献。

2.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透

把道理讲透就是用深厚的学术讲道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对党的科学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例如,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讲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是贯通党的百年奋斗的根和魂,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讲“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就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里程碑意义,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讲清楚“两个确立”、“两个维护”重要意义,从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国内和国际的比较中深化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把道理讲透要敢于直面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更要主动承担起解疑释惑的重要职责,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课堂辩论”、“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直面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抓住其要害展开分析和有力批驳,旗帜鲜明、坚决果敢地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等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

3.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活

把道理讲活就是要让道理变得有滋有味,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同样的思政课,甚至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听众,有的教师可以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有的教师却讲得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其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把道理讲活。把道理讲活要求很高,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用理论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用现实发展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例如,对“新发展阶段”的解读就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阶段的划分出发,结合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说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依据和特征;同时又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从而更好展现新发展阶段“新”在何处。二是坚持以小见大,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小切口”解读“大问题”、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把道理故事化、人物化、场景化,用生动的故事讲道理,真正做到把问题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三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创新方式方法,用年度式对比、数字化呈现、国际间比较等方式,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事实和成就讲清楚,直观展示“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四是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好当地的、身边的鲜活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讲述方式。五是要创新话语表达,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学言学语”、“网言网语”,寓理于事、事中见理,把道理讲得逻辑清晰又细致入微,不离其宗又富有时代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一体的。讲深、讲透才能讲活,如果对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掌握得不系统、不深入,就只能大而化之、隔靴搔痒,讲道理就会流于单调、枯燥,缺乏理论支撑。同样,讲活才能确保讲深、讲透的效果,如果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一味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就不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释道理,往往会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讲活,思政课都必须立足教材,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歪曲捏造。

三、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要相统一。当前,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课程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统筹协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从善用“大思政课”角度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认知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学涉及的学科广、领域多,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外,还需要广泛掌握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关心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情况。只有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才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多角度讲清楚讲明白。思政课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认知,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从实践逻辑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讲深、讲透、讲活很重要的是“讲”。思政课教师并非有了学位、有了知识就一定能讲好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理解学习规律,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所讲的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建好思政课,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教师一支队伍,“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用“大思政课”,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面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一项明确指示。只有汇聚起校内外多元育人主体的力量,才能构筑起强大的育人合力,激发全社会育人能量,共同把思政课建设好。

2.育人场域的多元整合

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网络多场域的育人功能。首先,要明确学校育人系统的核心作用,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做好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要联动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团主题活动、社团管理、评比评优等课外场域融入育人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另外还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本身是不够的,要将育人场域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延展思政课育人“半径”,实现校内校外相联动,构成大思政课育人“同心圆”。例如,在讲授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主题的“大思政课”时,一方面,可以邀请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参与扶贫工作的基层干部、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走进学校思政课堂,作为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讲好故事、分享感悟;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组织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前往基层社区、农村、科研基地等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素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更真切地感受精神力量,更充分地获得情感共鸣,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开拓了网络育人的场域。讲好思政课要立足全媒体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网络场域的开放性、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等优势,借助“云思政课堂”、“虚拟课堂”、“智能媒体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思政课课堂教学、资源获取、成果共享和效果评价等提供便利,取得线上线下“1+1>2”的教学效果。

3.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

善用“大思政课”,要打通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联通国内与国际,推动育人资源的有效融通。一是要打通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思政课课堂教学重在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获得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善用“大思政课”,要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创新,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注重把握时代背景,立足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二是贯通历史与现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时间跨度大。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有效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为教材讲透科学规律,以实践为素材讲活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在时间的厚度中把握历史规律大势、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深刻认识和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是联通国内与国际。“大思政课”之“大”还在于视野之大,既要有时间跨度也要有空间广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国际比较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用对比鲜明的事实、事例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10]让学生读懂中国之治,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历史辩证看待外部世界。要以生动的中国故事,解读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伟大实践,解读中国奇迹及其背后的道路优势,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独特贡献,从而使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立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因此,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前提,挖掘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深度契合,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可能。

(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深刻表明了高校思政课必须直接承担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针对大学生在成长成才期间面临的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主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有理想人格的道德人作为最高追求,修身立德是古代先贤始终践行的行为准则。《中庸》中提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矣”。从修养自身出发,到影响和治理他人,再到治理天下的演变逻辑,充分体现了个体内在的德性培养需要为外在的社会道德秩序服务的基本理念。可见,其价值取向是培养有道德,胸怀天下,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立德”的追求,从根本上都遵循以“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两者的教育旨归统摄融贯的是培养从实现自我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转变的人,“立德树人”是对“修身立德”的历史继承和内在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绵延千年的过程中饱经风霜却屹立不倒,展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蕴藏其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品质更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中得到了集中有效反映,并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育内容,以一条主线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始终贯穿其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展望未来,我们已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扬帆起航。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发生如此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

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崇尚的精神品质,《周易》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知识分子对君子提出了自强不息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极追求人生的进步、激励自我奋发向上,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依然要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心态抵御克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品质,自强不息被深刻反映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使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回顾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包括有教无类、以德为先、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等,最为典型的知行合一教学方法更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借鉴启示意义。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价值—信仰教育”。从政治、知识和生活的基本维度出发,以大学生政治立场的站位、客观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4]为价值归旨。以此为指引,高校思政课始终遵循着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实践养成的基本规律,从大学生的基础认知入手,以他们的实践养成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逻辑结构。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明确“求知”与“力行”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构建一种积累式、渐进式、发展式的修养模式,达到实现理想人格的目标境界,这也就内在地决定了个体在修养自身时需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王守仁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既充分肯定了知与行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强调了二者同步并进、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知不离行、行是知成的“知行合一”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流变积淀而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一)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历久弥新,蕴含了丰富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因。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高校思政课亟须推陈出新,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能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以爱国主义教育与仁爱和谐思想为例,《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递进式的人生抱负,反映了将个体的前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内在本质,深刻要求独立个体从单纯的“小我”中得到解放,将目标转向心怀天地境界的“大我”。同时,它始终强调国家、集体利益的得失,为民为国的担当奉献精神。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讲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同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崇仁爱、讲究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精华,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基本主张,根据情感的亲疏有别,实现从个体对父母、兄长的爱亲扩展至朋友、百姓,最后达到“泛爱众”的境界。将孔子的仁爱和谐思想置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资源,也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帮助他们调节个体内在的道德情感,践行积极的道德行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目的就是要使高校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在践行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我们必须予以总结,并加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因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给予我们的重大课题。由于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课堂讲授,不断加深和巩固作为教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践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必须坚持从多角度、多方面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尝试从融入的内容、方式、主体几个层面入手,寻求二者有机融合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课要科学规划融入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整合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多且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合理选取融入内容,发挥文化选择整合的独特功能,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提炼、突出重点。

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丈夫”人格,能够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其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精神鼓舞作用,培育和巩固家国意识与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最后,强调道德情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道德文化,修身立德是中华民族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大学生修养身心,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

高校思政课必须通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激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崇高的人格。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重视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相互分享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大学生充分领略爱国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文化馆、书院、历史古村、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文化文物单位,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高校思政课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主体地位,在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加快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蕴藏其中的价值理念、思想精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依然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激励和鼓舞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理、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他们学会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友善和睦的校园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从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自觉转化到实践行动中,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陈慧、李芳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关照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逻辑。回答和解决好这一现实课题,应从为什么讲、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等方面厘清和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价值意蕴、内容选择和基本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意义

所谓故事,一般是指通过记忆和口述形式传播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叙事或典故。故事侧重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具有生动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特征。①中国法治故事是中华民族法治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般表达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是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提升教学亲和力以及增进法治道路自信的基本要求,从而有力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首先,有利于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其中,法治重难点理论讲得不透彻不清楚,其为学生吸收和认同的满意度还有待提升。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法治素质与知识能力远不能适应法治教育的需要,缺乏专业理论基础,无法系统地、全面地讲授法律知识”。②讲故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思想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英国学者卡拉瑟斯曾经指出:“历史上最有说服力的人物都是讲故事的高手。”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汲取中国法治故事这一铸魂育人的素材和资源,可以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中国法治故事将晦涩难懂的法治理论讲清楚,做到深入浅出和传情达意,以小故事引出大道理,以问题链、中西对比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法规、基本法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讲好故事赢得受众,逐步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其次,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是引领学生立大志、成大才和担大任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政课尤其是法治理论部分在教学效果上面临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实困境。比如,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其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实用性不强。④部分教师因学科背景受限没能深刻领会教材中涉及的法治理论,拈轻怕重的思维习惯,导致教学过程中重德轻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切入点,以法治故事阐释中国法治智慧和法治发展,以激发教师学习和思考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期待,变“教师导学”为“师生互学”,提升学习法治理论的自觉性和内驱力,进而不断提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治素养。

最后,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条红线,不断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自觉,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法治故事构成了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法治道路的历史符号记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有利于从传统和现实两个角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充分发挥故事的教化功能,引导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信仰法治,引导大学生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底气和士气,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道理,继续坚定不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内容选择

讲故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然而,“讲好故事并非易事。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同时,也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效用边界,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时机和教育对象,精选案例,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坚持内容为王。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要求蕴含于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中,具体包括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治概念法治术语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本质,在认识法律的起源与发展演进、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知识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特质与优势等,不断提升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一)讲中国传统经典法治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历经各个时代的千锤百炼后凝练而成的文明瑰宝。传统文化和中华古典古籍中蕴含丰富法治资源和法治文化精华,积淀了丰富多彩蕴含深意的传统法治故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法治故事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基因,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②在树立“四个自信”的当下,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用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语言来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法治故事的故事情境和法治人物的个性特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比如讲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皋陶以獬豸决狱断案的故事,商鞅为推进变法徙木立信的故事、子产铸刑鼎、包公案百家公案之铡美案、廷尉罚金等故事,中国古籍中《执法如山》的故事、《黄浮惩恶》的故事、《私不废公》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秉持公平、正义、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对传统“引礼入法”、“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理论的分析,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法共治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协同发力。

(二)讲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中国法治故事

没有游离生活实际的真实故事才能让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精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时代感的法治故事,让青年大学生理解宪法法律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不是束之高阁的白纸,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能引导大学生理解法治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帮助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引导公民知晓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白道德诉求的弘扬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撑。而法律的公平正义则需要道德加以周详诠释,理解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司法机关是怎样处理和思考解决类似的两难问题,如何在执法决定和司法案件中守护公平正义。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孙志刚案例、劝阻吸烟致死第一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老人摔倒扶不扶故事,涉及天理、国法、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于欢案、情与理冲突的陆勇案等大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例故事,通过讲授这些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法治人物真实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与时俱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过程。讲上海民警教科书式执法、公民参与民法典的编撰和修改故事,可以让大学生整体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

(三)讲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法治榜样人物故事

人物是故事的集结体,人的成长经历让人物变得更加人格化并充满命运感,人物的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会影响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可以说人物是故事的助推器。①法治榜样、法治典型人物的故事,往往因其法治实践上的硬核奉献和破釜沉舟的担当,因其接地气、敢担当和守护公平正义身先士卒,能给民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让听故事的受众产生受感染、受教育的组场效应,从而激发民众向榜样学习的自觉性。比如讲获得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缉毒专家周脉军的故事,讲把爱融入为民服务基础工作中的上海铁路公安局虹桥站派出所所长张雷的故事,讲热情执著让社区矫正见实效的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者胡丽雅的故事,讲矢志不渝精耕刑法学三尺讲台“人民教育家”高铭暄的故事,等等。以此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认识到法治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关联,认识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成离不开法治榜样的示范和引领,离不开每一个中国公民尤其是青年学子的奉献与奋斗,引导大学生用自身的法治实践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四)讲与大学生青年群体密切关联的鲜活法治故事

讲故事需要满足教育客体的实际需求,消除学生在思政课法治理论学习问题上存在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法治理论学习的价值意义。同时,选择的故事素材贴近学生现实,来源于真实生活,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与大学生相关且鲜活典型的法治故事,能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认同法治的实用性,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教师通过讲授校园贷、复旦大学求情信、冒名顶替读大学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法治故事,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法治观念能够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培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向学生讲解因为考试舞弊而受罚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规定,对违背道德的法律后果进行警示。向学生讲解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而运用法律维权的故事,运用法治故事赋能,激发大学生学法的热情和兴趣,努力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和表率,提高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严守法律底线。

(五)讲与中国法治建设国情契合的法治焦点故事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要树立法治道路自信,就需要依据中国法治建设的国情,善于发现、挖掘和传播在法治建设中生成的法治故事。比如马锡五断案的故事、毛主席参与五四宪法制定的相关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征集民智民意的故事、枫桥经验的形成以及向全国推广的故事,以此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而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法律的演进历程以及各阶段法律的特点,认识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把握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深刻认识宪法的至上地位,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和法治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着力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整体要求,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方法得当、教育目的明确。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在深耕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托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知情信意行”的一般逻辑,从政治要求、教学用语、基本准则、核心要求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着力。

(一)遵循政治要求

思政课教师必须懂政治讲政治,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性和政治性相结合。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决定法治,法治服务政治,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全脱离政治的纯粹的法治。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需要紧扣政治原则和要求。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点下讲中国法治故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讲中国法治故事,帮助学生弄清党大还是法大为何是个伪命题,法大还是权大为何是真命题的理论依据,精准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期待,立足高度的政治站位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其次,要树立历史观,结合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斗争史、建党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和法治理论的创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再次,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清楚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在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指引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二)用好法言法语

法治故事和其他类型的故事相比,在话语使用方面有其独特性。法言法语作为法律领域中的专用语,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者执行法律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法言法语作为党内法规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的话语体系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表达与全面依法治国要义的彰显。在讲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注意法学语言和法学词汇的运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用语准确、逻辑严密、内容与形式俱佳,方便学生理解和识记。比如:“法无授权不可为”、“疑罪从无”的法学术语;列宁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伏尔泰说:“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的“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些经典法言法语的合理适时运用还能提升故事的吸引力。为帮助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淀教学的知识厚度,活学活用法言法语,高校可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治知识集体备课和培训,以教学重难点为切入口,研究探讨如何将教材体系合理转化为教学体系。授课教师自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法学经典著作、中央文件以及《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法学专著,形成专博结合的法治理论知识结构,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时政敏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依托校内外合作平台,深化法治实践,扎实法学根底。

(三)注重德法结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方式方法。“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做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大学师生的叮嘱,也是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师应结合现代化国家治理理论,结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历史角度和实践需求分析德治和法治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性,讲中国法治故事的同时注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探究故事背后道德与法律的协同效应,透析法治故事背后的道德情怀和哲学底蕴,引导学生认知道德与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都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规范作用,都能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人际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顾此失彼。

(四)聚焦法治价值

任何故事本身都蕴含着国家和社会共有的价值与理想。讲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理念就是要通过故事的叙事传递公平、平等、正义、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理念,在讲授中国法治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底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中国法治故事要紧扣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初衷和目的,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授课教师应借助法治故事的讲授,让大学生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中感悟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必然选择,是民心所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法治建设的成就来源于一代代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法治建设的成果。通过法治故事的讲授,不断提升大学生进行科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五)活用叙事技巧

好听的故事往往能带给学生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其中教师的叙事技巧是有效方法。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合理运用故事叙事技巧和叙事用语,将法治人物、法治历史、法治过程、法治思维的运用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科学设计故事叙述环节之时巧妙安排适宜的叙事方法,比如将负面案例正面引导,巧用设问、反问、排比等叙事方法,直接叙事和侧面叙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逻辑思辨中探究法理,领悟法治精神。再比如,运用起承转合、浓郁的情感叙事能引人入胜,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从知情意等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做到朴实而有温度,凝练而有深度。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语气语调眼神的合理运用,都能更好地表达好故事,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认知的共鸣,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比如伤感的法治故事,用满含忧伤的语气表达;幽默的法治故事,用轻松、愉快的甚至是故弄玄虚的语调来表达;促人奋进的、论说严密的法治故事,用严肃的态度、慷慨激昂的演讲似的语气来表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品味的兴趣和自觉。授课之余教师可以多学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增强自己的语言素养。除此之外,还需灵活使用教学多媒体。运用相关的音乐、动漫、视频和影像资料等,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凸显故事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最后,授课教师需要构建起既“顶天”又“立地”的教育叙事立体框架,可以直接邀请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法治人物、法治英雄到课堂现场来讲故事,通过这些法治亲历者的切身经历的讲授,引导学生感悟法治精神的磅礴伟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理论荟系列】169期—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汇编(46篇26.3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139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