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2018年两会代表发言摘要

2020-10-04 21:20:07 18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1.国有企业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建议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修改,从法律上保障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建议适时对近年开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制度并加快复制推广。适当提高民营企业持股比例,增强民营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员工的改革获得感。打通改革容错机制、创新包容机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家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干事。

要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加快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议加快简政放权,进一步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权利,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成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健全董事会内设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以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打造企业家、专职董事与监事队伍。实行企业领导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发挥监事会专门监督功能,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科学界定地方政府事权,规范发展政府项目,强化监督问责。

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呈现几个特征:一是举债规模较大。一些地方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导致实际债务负担较重。二是举债主体多样,隐蔽性强。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占比高,举债手法多样,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三是通过城投债和政府项目形成新的债务。

建议严格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厉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设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合理调节资金流向。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加快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的国有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市场融资。严格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硬化预算约束,决不允许在法定程序批准的限额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搞建设,决不允许把“政绩”留给自己,把风险推给上面或留给后人。

要科学界定地方政府事权。按照财力与事权匹配原则,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发展政府项目。科学发展PPP模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打通二级市场并拓宽退出渠道,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由地方人大审查批准。完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众通报债务的借、用、偿还情况。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精准监督,发现、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

3.市场经济竞争政策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亟需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王一鸣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竞争政策是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法律和监管机制的总和。

过去的产业政策帮助我国实现“追赶”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迫切要求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通过强化竞争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真正让市场“说了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要求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也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广泛认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要把握好几个关系:一是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只要将产业政策限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可以并行不悖;二是竞争政策和政府作用的关系,竞争导致企业退出市场时,在人员安置、再就业等方面,需要政府更好发挥“兜底”作用;三是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比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要确保这些政策符合公平竞争要求,而不是要替代这些政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0212.2018年两会代表发言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5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