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0191027【475期】人才工作讲话汇编1 (13篇5.9万字)

2020-10-04 20:52:03 50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范文材料汇编

第475期

1.在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在烟台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3.坚定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

4.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的讲话

6.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思考

7.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8.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9.区委书记在全区组织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2.在全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13.市委书记在人才工程表彰会发言

在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门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召开校人才工作会议,这是因为人才工作是学校迫在眉睫、重中之重的工作。召开此次大会,就是要通过查找和梳理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抓住突出矛盾,抓住难点和重点问题,凝聚共识,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举措和方法,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我校建设一流艺术学校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上午周斌校长和张同副校长已分别就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以及我校近期在硕士单位和硕士点授予权申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要求。叶苹院长和汪建强院长做了大会发言。刚才,各小组也就如何加快我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下面,我就学校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就留下了这样一句关于人才之重要性的名言。而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应该还有清代思想家、诗人龚自珍那句著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提出了“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的重要论断。这些从不同角度关于人才之重要性的论及,都表明了自古以来,很多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早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人才工作一直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我国要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20167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今年3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又再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会议上都多次强调的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在报告的第十三部分中,就有一个段落专门论述人才工作,并提出了“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要论断。在报告中的其他地方,也多次、反复地强调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并对人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据有心人的统计,在整个报告中,明确提到“人才”两个字的地方就多达14处。

随着党和国家对人才战略和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从各地方政府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各高校,对人才的认识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近期各地都已纷纷出台了各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人才争夺大战,有些甚至已到了白热化的境地。

二、人才队伍建设是我校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

对于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为主要任务的高校而言,人才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世界很多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都已经表明,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这是因为一个高水平的一流人才不仅可以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学科,甚至可以带动一所学校,其影响力将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引进和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的力量,提高人才队伍的水平,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与头等大事。近年来,各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又突出表现为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那些高水平的人才及团队,各高校无不是求贤若渴,在求贤招数上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才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

而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核心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20181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队伍建设的改革意见》,就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为此,目前很多高校都纷纷提出了“人才强校”的战略,推出各种大力引进各学科专业、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而且普遍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目光投到国际上的一流人才上,且不惜重金,其中不乏自身高水平人才数量和实力都已经十分雄厚的很多985211高校。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我校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也日益重视,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质量方面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举措,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力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初步提升,学校的声望也在不断提高,体现在招生方面,今年校考的报考人数就几乎比去年翻了一番。

但从上午两位校领导的分析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校目前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以及层次和结构,不仅与其他高校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与硕士单位和硕士点授予权申报对师资和科研方面的指标对比,存在不少的短板,离我们要建设一流艺术大学的目标更是有很大的距离。这些差距和短板包括学科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偏少,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队伍的竞争力有待提高等等。

为此,我们必须对我校的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要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战略思想和人才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这一认识高度,深刻认识我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对当前学校建设和今后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引进和培养并重,不断提升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我校要实现“人才强校”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于构建一个有利于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教师的人才成才环境。

为此,针对我校目前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长远发展及奋斗目标,我校在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坚持:首先是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落实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切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加大对人才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和切实发挥作用的体制和机制,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氛围。

其次是要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人才引进,特别是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弥补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不足,快速提升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师资梯队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流动和动态发展的最现实、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要把加快引进高水平紧缺和急需人才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人才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要进一步优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环境,研究提出有利于吸引和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政策,建设好高层人才发展平台,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汇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学校自身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中青年人才是学校的未来,代表着一所高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为此我们在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把加快学校自身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人才的培育、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要为中青年人才拓宽发展空间,创造更多成才的机会,积极发挥中青年人才的作用,通过“压担子”、“高要求”、“定目标”,鼓励、帮助和促使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各学院要充分发动,鼓励教师承接科研项目,特别是省部级以上项目,并形成高水平成果。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优化学校人才队伍的梯队结构。

三是要坚持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我们一方面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需要,并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校人才队伍和各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同时还要根据当前人才队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紧迫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策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如我们今年人才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对标我校2020年硕士单位和硕士点申报工作的指标要求,加快紧缺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引进,而且这项工作必须在今年年底完成。

四是要坚持以用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进一步完善我校专兼教师结合的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兼职教师的作用。如可以通过设置“讲座教授”、“短聘教授”等岗位,鼓励各学院采取合作研究、短期聘用、讲座讲学、学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和行业大师。同时,重视营造温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不仅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更要用得好。

五是要坚持以德为先的人才标准,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作为认识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造就人才的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学术规范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的人才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以完善各

类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的择优和淘汰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同志们,百舸争流,时不我待,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竞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学校建设一流艺术大学的奋斗目标,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全面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通过积极集聚和培育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促进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的全面优化,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建设一流艺术大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谢谢大家!

在烟台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和所有参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全校人才工作会议的大部分议程基本完成。上午房校长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学校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并对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下一步工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四个学院院长介绍了本单位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次会议,还提出了学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等文件的讨论稿。全体参会人员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针对房校长的报告、两个会议文件材料,围绕学校人才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从刚才几个组长的汇报来看,大家对人才工作的一些问题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职能部门把大家的建议吸收补充到相关文件中去,落实到工作之中。从总体上看,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相信会对学校今后的人才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如何落实好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再强调三点:

一、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国以才立,校以才兴。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问题已成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问题,取得人才资源优势比其他任何资源优势都更为重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人才队伍建设对事业兴衰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深刻认识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紧迫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已经发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任务。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有高水平的人才来支撑。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多措并举培养人才,统筹规划使用人才,人才的数量大幅增加,结构明显改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从目前我校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师资队伍来看,总体是不错的,有一批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学者,有些还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学者。从教师的数量和博士比例来看,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也是比较高的。但是,领军人物、在全国有影响、有话语权的重量级人物还是太少,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人才还是太少,团队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等等。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二、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

科学的人才观,就是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学校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科学的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上的深化和拓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既是重要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任务。

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认识人才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切实把学校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类人才上,形成人人重视人才、各类人才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浓厚氛围。

二是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必须把人才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做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政策优先落实,人才资本优先积累。

三是要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充分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理念,就是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思维,不断探索人才使用新机制,真正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上得去,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价值。

四是牢固树立“人才竞争”的理念。竞争是促使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尽其才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国内外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已呈白热化趋势。树立“人才竞争”理念,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国内外的人才竞争,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竞争机制,积极搭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人才竞争平台,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的人才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公平竞争,鼓励人才冒尖。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胸襟和气度,不仅要引进比我们自己更强、更有实力的人才,还要正确对待冒尖的人才,做到你冒尖,我高兴、我加油、我学习、我追赶,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出成绩、快速成长的生动局面。

三、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关键,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效能,为学校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激发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学校要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学院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直接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全力集聚人才,真心爱护人才,积极培养人才,带头用好人才,同时要以博大胸怀包容人才。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人才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要加大人才工作的改革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机制,努力破除影响人才发展的瓶颈。要继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在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加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及作用的发挥。

同志们,时代召唤人才,事业需要人才,发展依靠人才。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坚定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强校主战略

我们一直强调: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有一流的学院,更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去年我们申报博士授权单位的过程非常艰苦、非常困难,可以说一波三折。原因是什么?据我了解,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以及人才队伍储备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从纵向来看,也就是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是有进步、有成效的。但是横向比较,包括和省内其它高校、和国内同行业院校比较,我们就乐观不起来了。和同类高校比,师资规模虽然较大,但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相对偏低——总体上说,如果不算院士,我们在学术造诣上,根本没有形成一批作为强校本应该具有的,有较大学术建树、有广泛影响力、有业内外话语权、有较高地位的学术名师、行业专家;在教育教学上,也根本没有出现一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能力一流、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名师、领域专家;在社会服务方面,更缺乏一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的智库专家、知名智囊。

我们必须承认,我校在强化绩效管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节奏慢、力度小,人才人事政策与当前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还不适应,甚至说我们制定的政策还上升不到制度创新的层面。在高端人才引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师发展及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还面临较大挑战。

大家知道,我们的博士授权单位有严格的建设期,有明确的八大指标,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完成生师比1:1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5的艰巨任务。我们也都知道,近几年,由于经济等原因,东北地区高校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也存在着巨大困难,与江浙地区高校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我们取得了获批博士授权单位这样的成绩,本该弹冠相庆。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喘息歇脚、没有时间贪图安逸、没有时间乐而忘忧!因此,我说“人才强校主战略”就是我校的第一战略,做好人才工作、弥补人才短板是学校当前的第一要务,全校上下必须形成共识、统一思想、汇聚合力。

二、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艰巨性,全力打赢人才引进培养新战役

构建“人才金字塔”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构建沈航“人才金字塔”,学校近些年相继推出了《青年骨干教师博士化工程》、《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计划》、《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通过“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骨干教师国外访学工程”等做壮“塔身”,使这个层次人才逐渐成长为本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知名专家。通过“国内高端人才引育计划”、“海外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等做强“塔尖”,使人才成长为在国家乃至国际层面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学术权威。根据测算:未来两年,我们要实现博士以上人才净增120人;未来五年,我们要实现博士以上人才净增200人。

其中,“长江”、“杰青”等高端人才不仅要实现零的突破,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才不是提几个工程、出几个计划,说说就能培养出来的!要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付出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以虎口夺食、猛虎扑食的气魄,全面升级现有人才计划、人才政策、人才平台,引人才、争人才、抢人才,打赢人才引育的新战役”。全校上下必须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谋划和推进好沈航的人才工作。

为了打赢这场人才工作的新战役,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如何做大增量,二是如何激活存量。

做大增量,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吸引人才,特别是引进高水平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切实落实引才目标任务。学校今年将把人才引进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院,落实到每一位校领导。

激活存量,就是要立足校内、创造条件、挖掘潜力,下大力气加强在职人才培养培育。我们要切实鼓励校内教职工根据自己的志向、能力、特长和自我发展形势进行自主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师的学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国际化能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等,加大培训和送学力度,努力实现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充分认识机制创新的极端必要性,努力打造人才成长软环境

我们常讲: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所以,全校上下要积极营造渴求人才、重视人才的强烈氛围,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要健全机制、匹配待遇、提高温度,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打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一流软环境。

打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软环境,我们要关注几个关键词:一是观念。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大人才观”,营造“人人爱才、人人护才、人人惜才”的人才文化和校园风气。

二是规律。人才成长和发展有其规律可循,如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发展成才过程中的最佳年龄规律,争取社会承认的“马太效应”规律,人才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等。

三是分类。人才工作要统筹抓,但决不能搞一刀切。要关注个体差异,克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人才的弊端,进一步为人才“松绑”,让政策有的放矢,而不是让政策成为众矢之的。

四是和谐。我们要努力推动“量”与“质”的和谐——既要全力完成博士授权单位达标建设的任务,更要关注学校长远发展的结构性需要,要坚持学科牵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述职评议会议,就是要再次强调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人才强区的理念,坚决把“诸葛英才计划”、“龙腾行动”推进下去。下面,就做好全区人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南阳市的黄钫市长,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然后又读了博士。到南阳工作以后,他分管城市管理等工作,把自己在郑州市惠济区当区委书记的实践结合南阳实际,作出了一系列实现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管理及土地资源和生态保护等。他胸怀大局,理念新,有担当,通过创新举措,助推城市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再比如,武昌三镇这几年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原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他们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造就了武汉的人才优势,人才优势又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580多平方公里,“千人计划”专家60余人,博士数千人,可以说是人才聚集之地,各项高新技术都在那里落户,一年GDP7000个亿。各种生产要素的汇集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最重要的资源还是人才。我读了多遍阮成发的文章《我心中的“武汉2049”》,他说武汉在历史上抓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武汉开埠,五口通商,在带来西方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人才。第二个是张之洞督鄂时期,他不拘一格用人,给人才破格的礼遇,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形成了“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局面。所以说,助推卧龙快速发展,形成我们卧龙发展的加速度,主要还是需要人才的支撑。在这一点上,大家首先得提高认识,得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定要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卧龙”的理念。

二、要形成重才爱才的氛围

要真正地做到求才若渴。曾国藩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爱才如命,他之所以能够实现同治中兴,根本的问题就是爱才如命。他认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就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美谈,比如郭隗“千金市马骨”、“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等等,都是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范例。

要尊重人才。前两天我到七里园去调研,对在场的企业家说,古代怎么对待人才?一是发现他,二是尊重他。我们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有一定境界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怎样把它留在卧龙、扎根卧龙,服务卧龙的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问题是满足他的尊重需要。古人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者与役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各级,特别是各个局委,一定得有发现人才的慧眼,培养使用人才的胸怀,更要注意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让人才留下来发挥作用。

要有包容心。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卧龙要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而且凡是人才都有专长,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短板。我们对待人才,要扬人之长,容人之短。古人说:“天不可能为巧匠而独生异木”,我们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到容人之短。

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要注意培养人才,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懂得培养人才。最近区委宣传部正在策划读书活动,在全区,特别是党员干部中营造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评选出一批书香家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一句话:“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投入到这个读书活动中。要把干部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干部,懂得法治思维的干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要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一是要用好用活编制资源。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针对卧龙实际抓紧制定方案,拿出具体的措施,大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充实到各个岗位上去。看看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编制情况下怎么引进人才?没有编制怎么用待遇留住人才?我们也可以对标看齐,通过运作人才专项编制、周转编制等方式,把全区的编制资源统合管理,把有限的编制用到需要的岗位和人才上去。对有的高端人才,我们也可以重金聘请,用待遇引人留人。

二是要营造人尽其才的氛围。把梧桐树栽好,让金凤凰有栖息之地,叫人才觉得一到卧龙就能够实现人生价值。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局18个人,8个硕士,10个博士,有共同的知识结构、理念和价值观,相互支持,工作成效非常显著。我认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要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初期那种魄力和氛围,大家可以再回忆一下,那个时候是怎样对待人才的。所以说大家一定得注意,一定得从内心深处来增强对人才工作的认识、重视,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能力。

三是要有引才用才的紧迫感。我们要把改革开放的精神薪火相传,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一支“卧龙牌”的人才队伍,这样卧龙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0次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中说:“为政之要贵在得人,育才造势为国之本。”诸葛亮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智。”我们马上要搞机构改革,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引才,敢于用才,真心留才,把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优化全区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一改精神风貌,提一提精气神,用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卧龙经济社会向好向快发展,不辜负卧龙这个名字,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期盼,实现卧龙经济社会的真正腾飞。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度第2次(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对深入推进“人才新政26条”落地落实作出安排。省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省委李强书记提出明确要求。一会儿,敬华副省长还要作讲话,对下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提出要求,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到江苏工作时间不长。这段时间,听了人才工作面上的汇报,参加了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到连云港、无锡和苏州,还有部分省直单位作了调研。总的感觉,江苏人才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切实起到了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刚才,3家单位、5个设区市委组织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学论述、谋改革、做格局、聚人才、强队伍,动了很多脑筋,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比较深刻:一是责任要求具体,措施有力。围绕“人才新政26条”、111个政策点,履行好各自职责,从各个点上推进改革、谋求突破,出台实施意见,完善政策措施,做到了层层传递压力,级级狠抓落实。二是配合中心工作,借势发力。积极策应江苏发展大会、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等省委、省政府重大活动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摸排推荐、联系对接和跟踪服务等工作。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才融合、双招双引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三是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成员单位之间,特别是产业主管部门和人才办之间的协同意识不断增强、联系渠道更加通畅、合作成效日益凸显。四是加强氛围营造,宣传给力。国家有关媒体刊发专版,介绍我省人才工作。我省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各地各部门积极提供素材,常态化宣传人才政策,讲述人才故事,江苏人才工作的认知度、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对全省人才工作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标和时序进度,扎实推进省委“人才新政26条”的贯彻落实。

这里,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政治引领,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工作方向

人才问题是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从“根本之举”的高度来看,做好人才工作,不仅要有深厚的实践本领,更要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做人才工作,要把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0多次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就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总书记作出了“两个比”的科学判断,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提出了“三个关键”的重要论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作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决断,(微信号:jsswzzblls)强调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有时还要招人聚才优先,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都要旗帜鲜明地学习好、贯彻好。

做人才工作,要把服务“两聚一高”作为中心任务。“两聚一高”,是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人才工作,必须围绕服务“两聚一高”来谋划和推进。省委李强书记在江苏发展大会上强调,江苏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最可依赖的支撑,就是人才,要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才集聚高地。在省委组织部调研时强调,要继续落实“人才新政26条”,切实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近日,李书记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提出要集中精力下大功夫来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能够培育和强化发展动能的改革,二是能够保障民生、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的改革,三是能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改革。第一项针对的是聚力创新,第二项针对的是聚焦富民,第三项针对的就是人才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部署和李书记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人才在“两聚一高”新实践中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广泛集聚各方面人才,进一步形成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

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根本性的战略资源,更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要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视角看人才第一资源,看到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越是凸显。任正非奠定了中国在国际通信领域的“一哥”地位,马云助推了电商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对开拓新领域、新技术、新产业,越来越起到关键性作用。要从经济工作的内在要求谋人才工作,看到产业的背后是人才,事业的背后也是人才,要以人才支持产业,以人才支撑事业,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推人才改革,认识到人才改革是最深层次的改革,要通过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引领和保障其他改革任务顺利完成。要从党的建设的政治高度抓人才队伍建设,认识到抓人才既是抓生产力,也是抓生产关系,人才工作也是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二、把握工作重点,着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体制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世界创新格局、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新形势,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契机,构建江苏人才集聚比较优势,不仅是应尽的责任,更是难得的机遇。

一是拓宽国际视野。强调人才新政,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哪里?我理解,除了具体举措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整体格局的跃迁,展现了聚天下英才的气魄。江苏十年引才,积累了深厚基础。下一步,要突出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把引才聚才的目光瞄向国际前沿,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重点做到三个接轨。理念要接轨。现在,留学人员回国比例逐年提高,外籍人才来华意愿不断升温,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才金矿。我们应当重视这一新机遇,摸清全球顶尖人才的分布和流向,掌握人才国际流动的特点和趋势,以更加积极、开放、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政策要接轨。赢得竞争主动权,开放的人才政策是前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特殊政策更具吸引力,通行政策更加便利。比如,对引进顶尖人才,“26条”提出了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凤还巢计划、外国人才智力引进工程等特殊政策,含金量很高,关键是遵循规律,积极推动,力争早出成效。围绕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简化外籍人才办理签证和停居留手续、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便利,“26条”也提出了很多举措,这些基础工作都要一步一步推进落实,最大限度地为人才提供便利。工作要接轨。对接国际人才资源,江苏籍海外专家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按照李书记指示精神,建立海外江苏人才信息库,加强联系对接,推动他们更好地为江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建立健全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做到同等对待、同步谋划、同时推进。当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欧洲各国的联系交往不断加深。很多省市都抓住有利契机,比如浙江、广东等地与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国家,我省与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都在积极探索人才与经贸合作。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创新性强,但国内市场狭小,人才和技术输出的意愿很强,与我们正好能够彼此互补。围棋中有一句谚语,“后先有变宜从紧,彼此均先路必争”,讲的是布局落子、争夺实地的战术。对这些必争的创新实地、人才高地,我们要抢先对接、抓紧推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二是突出发展取向。引领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是人才工作的重心所在。“人才新政26条”提出,要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并特别强调围绕产业链布局好人才链。产业的根基在人才,没有创新人才的集聚,产业发展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才的舞台在产业,没有产业的集聚,人才就缺乏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在推动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方面,江苏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最近,中国组织人事报以一个整版,重点报道了我省这方面的经验做法。我们要把这个理念坚持下去,不断提升内涵、创新举措。要进一步推动园区与人才对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我省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下半年将举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进一步推动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人才。除了商务厅、科技厅等主管部门外,我们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其他部门和各设区市,都要积极策应,在人才政策支持、平台打造、资源导入等各方面给予倾斜,推动开发区打造成为人才改革先行区、产才融合新高地。要进一步推动资本与人才对接。有了资本的参与,人才和产业才能活跃起来。现在,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在人才金融方面都有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我省省级层面在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人才号”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创业投资协会合作,并借助江苏高科投集团等专业机构力量,组建人才创投联盟,将为人才企业上市、投融资搭建更便利的支持平台。各地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创投机构对接,完善人才金融平台,帮助人才解决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要进一步推动“两张地图”的对接。最近我了解到,有几个市的产业部门、有关园区与人才部门合作,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物联网、纳米材料等产业,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力求摸清行业发展最领先、科学技术最前沿、创新人才最顶尖的国际国内分布。推进过程中,双方对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积极性不断提高,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内生的、自发的,很多时候对接的障碍不是条件谈不拢,而是信息不对称,找不到相匹配的人才。要紧扣产业发展所需,注重依托社会力量,运用大数据技术,继续谋划推动两张地图的绘制工作,为产才精准对接夯实信息基础。除了高科技人才和产业,还要高度关注乡土人才和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着重强调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在富民增收上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围绕实施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行动计划”,制定特殊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让乡土人才更好地投身乡土产业、造福乡里百姓。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是调节政府侧,拉动市场侧,真正让市场主导人才资源配置。激活市场主体。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角色不激活、作用发挥不充分,我们做再多工作都将事倍功半。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激励。按照“26条”规定,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让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评价、管理和录用上真正说了算。逐级建立引才奖补制度,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跟奖、跟补等方式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要强化刚性约束,健全企业人才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将人才工作考核与产业政策兑现进行“捆绑”,推动企业成为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市场评价。李强书记多次强调,人才不是在房间里打分打出来的,用人单位愿意花大价钱去雇佣的,就是人才。去年以来,组织部门从双创计划、“333”工程改起,把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缴纳的所得税收、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各部门的人才工程也有不少,都要按照市场化理念,加快调整评价标准、评审方式。落实市场配置。市场调节之所以是高效的,关键就在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自主配置。在打破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方面,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点。比如,选派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是江苏的一项创举,教育部多次在全国推广江苏做法。实践证明,这项探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受到了企业、高校和人才欢迎。在继续深化这项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各地和其他部门加强学习借鉴,加快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强化市场回报。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是增强人才获得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势所必然。省农科院改革收益分配机制,发明团队可以拿到70的成果转化收益,极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今年截至目前,该院成果转化金额已突破5000万,接近前年全年总额。希望这样的改革案例在江苏不断涌现。要大力推广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鼓励实施股权、期权、分红激励,提高人才待遇的市场竞争力,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起来。

四是注重环境优先。“26条”的标题就鲜明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贯彻落实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打好人才发展环境牌。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前不久,中办下发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按照文件精神和李书记批示要求,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争取尽快报请省委研究审定,印发各地执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进一步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专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妥善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高房价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引进人才的障碍。前段时间,南京市推出人才安居办法,多渠道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受到广泛关注和广大人才好评。其他地方都可以立足实际,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成就人才的创业环境。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加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小镇打造、国际性学术会议永久落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以一流的平台载体吸引一流的人才。进一步健全充满活力的科研、创业和管理机制,让高层次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首席科学家制、项目经理制、股权激励制等接轨国际的制度机制,吸引了近200位全球高层次专家加盟,其中包括29位国内外院士,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30多个前沿研究所。希望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为全省创造出更多的集成改革、集成创新的实践载体。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吸引人才,不光是给钱、给物、给待遇,法治生态如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配置、科研管理、创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快建立人才维权快速援助机制,更好地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改革作用

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连续召开36次领导小组会议。中央出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作出的重要部署。省委深入贯彻中央要求,出台了“人才新政26条”。在座各位都是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是推动改革落地落实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起这一代人应有的责任,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是顶层要设计好。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是党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要明了情况、发现问题,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无论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针对一地一域的实际,都有一个宏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问题。省委“人才新政26条”,从面上作了整体部署,但“26条”涉及的111个政策点,涵盖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才工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让这些政策点集全国各家所长,破人才发展所难,应“两聚一高”所需,需要我们把准自身实际,摸清基层情况,下大力气去再谋划再设计,让江苏人才改革更有浓度、更有深度、更有质感。在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上,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高质高效加快推进。目前,有的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有的地区结合实际出台了自己的人才新政,其他部门和地区要主动对标、加速行动,拿出具体的办法来。

二是机制要运行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要把工作机制构建好、运行好。一方面,要健全联动机制。今天的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协调联动。我们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实际就是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互相推动、共同促进的联动平台,让大家共同分享推动人才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改革是破与立的过程,必须在联动配合中实现整合、释放效应。各部门要加强横向之间的协作配合,打破本位主义思想,相互支持,共同给力,推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工作系统化、整体化水平。比如人才投入,“26条”规定产业类引导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财政厅为此作了很大努力和积极推进,其他产业主管部门也要有所行动。还要强化纵向联系,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协调联动,努力争取政策倾斜和支持;加强对下级部门、主管单位的联系指导,推动政策在受众面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要强化督察机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绝不是按下开始键后等结果,而是需要全过程监控。中央高度重视督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对改革进行“三督三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并强调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年初,省委把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列入今年重点督察任务之一,将于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现在每个季度的领导小组(扩大)会,其实也是督察的一种形式,让大家集中晒一晒做法、比一比成效。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人才新政推进落实情况的督察,该传导的压力要传导下去,该突破的关节要有力突破,真正打破改革梗阻,打通改革之路。

三是责任要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施工高峰期,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也是如此。责任是否落实到位,要用硬尺子来衡量。要看“一把手”有没有亲自过问。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省委李强书记经常过问“26条”贯彻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给大家放了样子,带了好头。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是否亲自过问、亲自谋划、亲自推进,情况大不一样,效果也大不一样。要看人才有没有获得感。改革成效如何,不是简单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议,关键看用人单位有没有融进来、动起来,人才有没有获得感。职称评审是否下放到位、科研经费能否用得起来、科技成果能否转得出去、科研人员能否顺利兼职兼薪、股权期权有没有成为激励手段,这些都是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普遍关心的重点焦点问题,要下力气切实解决。要看人才工作有没有争先进位。人才工作可量化、可比较,各项指标排名情况一目了然。比如,从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数来看,我省总体上始终保持位居前列,但“青年千人”方面,浙江大学连续两年以33人、40人高居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榜首,而我省所有高校这两年一共才入选48人、49人,入选的人数和占比都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举一反三,认真对比对照,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补差补短,确保我省各个领域、各个板块人才工作在全国的位次不降、排名不落、影响不掉、成效不减,以各条块人才工作的领先继续保持全省人才工作的领先。

同志们,做好人才工作意义重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支撑,以全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的思考

5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强调大学要围绕“一个根本任务”,明确“两个标准”,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强调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青年的使命和责任,讲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2014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时隔四年,20185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等学校办学提供了根本遵循,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奋斗方向与发展路径。讲话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高等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10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强调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我认为组织部应该在四个方面着重落实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一)在强化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突出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办学使命中层领导干部是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中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高度,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组织部将落实党委部署,强化中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使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办学使命,完善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组织部门要以干部教育培训为有效载体,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融入到干部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二)在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突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指导基层组织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指导和调动各级党组织要主动发挥作用,融入育人工作。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作为高校基层组织日常学习宣传贯彻的重要内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11.20191027【475期】人才工作讲话汇编1 (13篇5.9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