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份最新外交发言汇编(34篇)

2021-01-08 18:05:58 26
联系客服提示-办公文库—老笔头原创资料库—职场写作门户网站

1.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

2.别了,霍伊斯根大使

3.推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尽快重回正轨

4.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国际反恐合作

5.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6.校正航向 排除干扰 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7.在安理会促进和加强法治:加强安理会与国际法院的合作公开辩论会上的发言

8.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上的开幕辞

9.在安理会中东巴勒斯坦问题视频公开会上的发言

10.在安理会阿富汗问题视频公开会上的发言

11.在安理会叙利亚政治和人道问题视频公开会上的发言

12.在北京论坛(2020)国际关系分论坛上的致辞

13.在落实联合国成立75周年政治宣言联大非正式全会上的发言

14.在安理会视频审议南苏丹问题时的发言

15.在亚信高官委员会会议上的致辞

16.为国家担当 对世界尽责

17.在安理会审议中部非洲问题视频会议上的发

18.在安理会叙利亚化武问题视频公开会上的发言

19.在第75届联大第73项议题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包括特别经济援助的协调下的发言

20.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四届高官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1.在第75届联大审议阿富汗问题会议上的发言

22.在第十六届亚洲防扩散高级别对话会上的主旨发言

23.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次缔约国会议上发言

24.在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五周年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25.法治合作护航一带一路

26.在第75届联大全会海洋和海洋法议题下发言

27.出席安理会审议联合国苏丹综合过渡援助团工作时的发言

28.全球合作再动员 团结战疫再出发

29.在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举行视频交流时的讲话

30.在安理会刚果(金)问题公开会上的发言

31.大疫情、大变局呼唤大团结、大作为

32.凝聚团结合作共识 共建和平繁荣非洲

33.在安理会建设和平与持续和平:安全部门改革视频辩论会上的发言

34.粮食系统转型和农村减贫主题视频边会上的发言


值此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我谨对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向中意双方为此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半个世纪以来,中意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携手打造了互尊互信、互利共赢、互鉴互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始终坚持双边关系的战略性。去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意,同意方领导人共同擘画了双边关系发展新蓝图。

双方始终坚持双边合作的开放性。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成为了对方在亚洲和欧盟的第一大和第四大贸易伙伴。

双方始终坚持民心相通的深入性。通过合办众多高水平的艺术展演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千年丝路友谊历久弥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两国人民更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展现了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人类情怀。

展望未来,中方愿同意方一道,推动中意关系下个50年取得更大发展。

我们要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交往之道。中意应继续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收获更多双赢成果,助力疫后经济复苏。中意应以双边合作的成功经验,促进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取得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关系航船行稳致远。

我们要发扬相互欣赏、互鉴共荣的文化价值。作为东西方文明杰出代表和拥有最多世界遗产的国家,中意不仅要为两国人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交流,也要为世界文明交流树立典范,共同倡导以传统文明智慧应对当今世界挑战。

我们要高举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多边主义旗帜。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国家和二十国集团成员,中意应坚定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贸易自由化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携手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主席曾引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的话描述中意关系,“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我相信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意关系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主席先生,

我刚才说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会议将是2020年安理会举行的最后一场会议。回顾这一年,我们在安理会里既有协调合作,也有分歧争论,当然也有人制造分裂,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刚才不少同事在发言中提到,伊核问题是安理会里少有的几个绝大多数成员拥有共同立场的重要议题。我们本希望以对此议题的审议来结束安理会一年的工作,可以给大家一个happy ending,但遗憾的是这一希望还是被德国常驻代表的发言打破了。

霍伊斯根大使刚才的发言与今天会议的议题完全无关,与事实完全不符,与团结合作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他刚才的发言恶意攻击其他成员,滥用安理会平台,毒化安理会工作氛围。我刚才发言向他即将离开安理会道别,多少有些出于客套和外交辞令。现在我真心说一句,别了,霍伊斯根大使。希望没有你的安理会在2021年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我要强调,中国是法治国家,任何人违反中国法律都必将受到惩处。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霍伊斯根大使刚才提到,康明凯是他的朋友。Christoph,如果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康明凯说,有什么信息需要传递,完全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实现,没有必要在安理会平台通过公开喊话的方式来体现你和康明凯的友情,展示你对他的关心。你这样做,其实帮不了康明凯什么,似乎只能帮助你个人树立所谓仗义执言形象。这种做法到底负不负责任?你内心到底怎么想?

最后,我愿重复我刚才发言中提到的话,希望即将到来的2021年带给大家健康与安宁,和平与安全,团结与合作。

谢谢主席先生。


主席先生:

我感谢迪卡洛副秘书长、欧盟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斯科格大使和比利时常驻代表克里德尔卡大使所作通报。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多边外交重要成果,业经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具有法律约束力,应得到切实有效执行。维护全面协议就是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美国单方面退出全面协议,持续对伊朗极限施压,破坏各方维护全面协议努力,是造成伊核问题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今年以来,美公开在安理会推动延长对伊武器禁运,要求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单方面宣布对伊制裁已经恢复,不顾国际社会观感,连续上演多出闹剧。面对美方无理诉求,安理会成员坚持客观公正立场,拒绝为美背书,不承认美方行动具有任何法律、政治或实际效力。安理会主席也作出不对美方要求采取行动的结论。这是公理正义对霸凌行径的坚定拒绝,多边主义对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国际人心向背的生动写照。

主席先生,

当前伊核形势酝酿重要变化,面临新的机遇挑战。各方应保持冷静克制,坚定履行全面协议,在联委会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恢复全面协议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昨天,伊核问题外长视频会议成功举行,各方重申致力于维护全面协议和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确保其得到完整有效执行,认可美重返全面协议的前景,同意共同努力,推动美方尽快重返全面协议。这次外长会对外发出了积极和强烈的信号,各方应以此为契机,抓紧接触磋商,加强外交努力,推动全面协议尽快重回正轨。当务之急,是美方迷途知返,早日无条件重返全面协议并恢复履约。

中方理解个别国家对地区安全等问题存有关切,但将其与全面协议直接挂钩、要求重开全面协议谈判将为解决伊核问题困境设置新的障碍,增加新的复杂因素。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1020日安理会海湾地区局势部长级会议上倡议,成立一个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启动包容性对话进程,就地区安全问题开展讨论,由易到难不断凝聚共识。我们愿将中方倡议同俄罗斯等提出的类似倡议进行对接,相互借鉴,形成合力。安理会成员和地区国家可以此为基础,秉持诚心善意,认真对话探讨,逐步积累势头,争取最终达成共识,解决各方合理关切,回应国际社会期待。

主席先生,

秘书长在报告中肯定全面协议作用,称其为全面、彻底解决伊核问题的最佳途径。秘书长呼吁各方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建设性化解分歧,感谢各方支持贸易结算支持机制运作,认为各方在当前经济和疫情背景下与伊开展经贸合作至关重要。中方对这些内容予以赞赏。

刚才迪卡洛副秘书长在通报中也介绍了美方不顾国际社会共同呼声,执意推动安理会全面恢复对伊制裁遭到安理会成员普遍抵制,和伊朗方面未能完整履行全面协议义务的事实,以及秘书长对当前海湾地区紧张局势的担忧。中方希望秘书长和秘书处能继续推动并协助各方的外交努力,继续为伊核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作用。

中方始终致力于维护安理会决议的权威性,维护全面协议的有效性。中方将继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奉行多边主义,同有关各方一道,为推动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主席先生,

根据本月工作计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安理会在2020年举行的最后一场会议。借此机会我要向比利时、多米尼加、德国、印尼和南非五个非常任理事国道别,感谢你们在过去两年里为推动安理会工作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希望你们离开之后一如既往地给予安理会支持与配合。

最后,期待即将到来的2021年带给大家健康与安宁,和平与安全,团结与合作。

谢谢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很高兴出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恐怖主义”国际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对此次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对中国国研院为筹办此次会议所做工作表示感谢。

明年是冷战结束30周年,也是“9·11”事件发生20周年。回首30年国际社会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结论。

第一,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以来,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多发、频发态势,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从“9·11”,到非典,再到印度洋大海啸、金融危机,直至今日世纪疫情大流行,均一再印证了这一点。

第二,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跨国应对。世界是地球村,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才是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正途。非典、海啸、金融危机,莫不如此。“9·11”一度高度凝聚国际社会反恐共识。全球迄今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也突出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当是连贯的,可持续的,立足长远,不应是应激反应式。危机管控是必要的,但要持续应对,否则威胁就会卷土重来,努力就会前功尽弃。2003年的非典,2014年的埃博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表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应当常抓不懈。

第四,应当反思国际反恐合作。全球反恐取得重要进展,但恐怖活动持续猖獗,滋生恐怖主义土壤依然存在。反恐共识不牢固,未能形成可持续战略。个别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将反恐政治化、工具化,严重干扰国际反恐合作,值得我们高度警觉。

朋友们,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

世界各地仍在频繁发生的恐袭事件警醒我们,恐怖主义并未远去,国际反恐合作任重道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反恐应当坚持多边主义,坚持综合施策,坚持统一标准,坚持开放包容。

中国是国际反恐阵线重要成员,是国际反恐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方同各国开展卓有成效的反恐和去极端化政策交流,同时通过自身努力为国际反恐进程提供中国方案。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新疆饱受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侵害,暴恐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数千起暴恐案件,造成大量无辜民众伤亡。为了维护新疆各族人民安全,新疆既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又重视开展源头治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开展帮扶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过去4年来,新疆没有发生暴恐事件,社会安宁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实践证明,新疆采取的反恐和去极端化举措卓有成效,为去极端化全球努力积累了有益经验,是中国对国际反恐的重要贡献。

“东伊运”是联合国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打击“东伊运”是中国反恐核心关切,也是全球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公然撤销对“东伊运”恐怖组织认定,洗白和纵容“东伊运”。此举明显违背国际共识,破坏反恐合作。我们相信并期待,各方会认清“东伊运”暴恐本质和严重危害,反对撤销对其恐怖组织认定,继续携手打击,直至铲除这一毒瘤。

在此,我愿强调中方几点政策主张。

一、要坚定捍卫国际共识。国际反恐共识是人类历经劫难后的宝贵智慧。我们应坚信团结合作是应对恐怖主义最有力武器,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始终站在国际正义一边,明辨是非曲直,旗帜鲜明反对损害和侵蚀国际反恐共识的单边、利己和霸凌行径,确保反恐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要积极采取有效行动。针对恐怖主义新趋势和新特点,支持联合国发挥中心协调作用,支持各方深入沟通立场,强化行动协调,创新应对手段,综合施策,着力解决网络恐怖主义、外国恐怖作战分子、极端化、恐怖融资等突出难题。高度重视疫情对反恐影响,防止恐怖组织利用疫情煽动和实施恐怖活动。

三、要坚持统一标准。恐怖主义就是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历史反复证明,纵恐必定害己,养虎只会贻患。应采取零容忍、无差别态度,不论恐怖分子身在何地、打着什么旗号,都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应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坚决反对“双重标准”。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

四、要坚决铲除恐怖土壤。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要标本兼治,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减轻和消除贫困。要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反恐前沿国家提升反恐和去极端化能力,通过物资援助、人员培训等方式,夯实反恐战线每一个链条。要加大各国专家学者交流互鉴,为国际反恐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最后,我建议今后机制化举行反恐国际研讨会,以凝聚反恐共识,保持反恐势头。可考虑下次会议发表联合新闻稿,并邀请更多国家出席。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很高兴应邀参加此次论坛,同大家就人工智能及其治理进行交流。刚才发言的几位嘉宾已经就人工智能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我重点从全球经济治理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卫生、减贫等全球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激烈博弈。面对这样一个事关人类命运前途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多项重要主张和倡议,推动国际社会就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包括人工智能发展等重大问题凝聚共识、加强合作。习主席的讲话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有力提振了全球战胜危机、共创更美好未来的决心和信心。

团结抗击疫情方面,习主席呼吁各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团结合作,凝聚起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倡导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加强国际联防联控和远程医疗,建立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

加快世界经济恢复方面,习主席主张坚持开放、创新、包容、绿色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要把握科技创新机遇,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加强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提升各国民生福社。

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习主席强调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享共建原则,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多边贸易体制,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和空间。要秉持以人为中心、基于事实的政策导向,加强数字经济合作,鼓励创新,建立互信,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规则机制。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此次抗击疫情中,人工智能发挥了突出作用,在疫情追踪、信息共享、重点人群筛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等各环节大显身手。与此同时,各方对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无序发展方面的忧虑不断增多,担心人工智能扰乱就业市场,冲击社会道德伦理,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技向善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人工智能是国际合作的共同结晶,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样离不开各国的协调努力。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技术潜能,让人工智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全人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前瞻意识、风险意识,引导人工智能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其安全、可靠、可控。我愿在此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第一,把握向好向善的发展方向。二十国集团于2019年制订人工智能原则,首先强调要坚持以人为中心、负责任、可信任等准则。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利益,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潜力,在创新引领、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处理好人工智能同其他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协同发展。要全面、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个人隐私、道德伦理等带来的冲击挑战,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

第二,营造开放合作的有益环境。合作才能带来进步,我们要顺应开放型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潮流,坚持多边主义、多边合作,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各国都应鼓励创新创造,共同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维护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势头。人工智能科技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做法,反对滥用国家安全因素,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为理由,粗暴干涉跨国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人为切断人工智能产业链供应链,搞“脱钩”、封锁,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已于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就发展人工智能做出了新的部署,中方愿同各方继续加强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坚持包容公平的规则制定。为信息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制定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社会的共同未来。讨论和制定有关规则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平合上进行,汇集各方智慧,体现共同意志。要防止个别国家、少数团体垄断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处在人工智能发展初级阶段,要高度重视它们的关切,处理好人工智能发展“先行者”与“后来者”的关系,避免扩大数字鸿沟。中国积极参与有关规则讨论,2019年已经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八条原则,愿同各方继续开展建设性交流合作,为全球规则制定提供中国方案。

第四,尊重各国主权和法律法规。人工智能发展越快,其对监管的要求也越高。各国都要坚持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既要为人工智能产业更新迭代留下充裕空间,也要更好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民众福利。各国政治、法律、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不同,应该切实尊重他国在监管方面的主权和司法管辖权。跨国企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力军,应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各位朋友,

实现对人工智能的有效治理,离不开政府、科研、产业、智库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协同努力。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搭建合作桥梁,开展国际交流,为加强中方同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愿同各方一道,积极支持研究院开展工作,为推进人工智能向前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贡献力量,朝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目标不懈努力。

最后,我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尊敬的陆克文先生,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在岁末年初之际通过视频方式同各位新老朋友进行交流。美国亚洲协会一直关心支持中美关系发展。在当前中美关系困难形势下,陆克文先生和各位朋友就中美关系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努力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中方一直高度重视,愿意同大家加强交流、加深理解。

即将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世界带来全方位冲击。各国都更加清醒意识到,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尤其需要大国为此发挥表率作用。然而,中美关系却呈现螺旋式下滑,跌入建交41年来的低点。这一局面显然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也不利于国际社会合作共克时艰。

2020年可能将是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受到损害最大的一年。我们看到,强权主义冲击国际稳定。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成为地区和全球安全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保护主义冲击国际贸易。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贸易投资受到壁垒阻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濒临断裂。单边主义冲击国际合作。我行我素、毁约退群致使国际体系越来越碎片化、无力化,也阻碍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努力。“麦卡锡主义”冲击国际交往。一些极端势力抱持政治偏见,将其他国家公开合法的政党、机构标签化、污名化,试图以意识形态干扰甚至阻断国际交往,企图发起“新冷战”,拉下“新铁幕”。

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前,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应该做的,是树立对彼此正确认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倾听国际社会呼声,承担起大国应尽的责任,同时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克时艰、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各位朋友:

大家都关心中国的外交,对中国外交的风格、走向也有各种议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开展友好合作。始终怀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初心,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无意同他国争霸,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会输出制度和模式,更不搞什么势力范围。

中国外交致力于服务发展。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对此感到自豪,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中国外交当然也要始终服务于国家发展建设的总体需要,服务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外交致力于实现共赢。一枝独秀、本国优先不是中国的文化理念。你输我赢、赢者通吃更不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与各国实现双赢、多赢。我们认为,这样的外交更可持续,也更得人心。我们愿意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与各国分享机遇红利,实现共赢发展。

中国外交致力于维护公平。作为一个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屈辱的国家,中国对公平的价值有着更深的体会。我们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不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我们认为各国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发展中国家也不能永远停留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我们认为全球事务应当由各国一起商量着办,国际规则也应由各国平等地制定,国际关系还是应当实现民主化。

各位朋友:

中国始终希望与美国朝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并为此付出了真诚努力。但遗憾的是,当我们打开电视、报纸包括新媒体,看到的、听到的几乎都是美国政府高官在攻击指责中国,而且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有罪推定”和情绪化的宣泄。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根源在于美方一些政客在涉华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战略误判:

一是无视中美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从战略认知上执意将中国列为主要威胁,扣歪了第一颗纽扣,以致不惜发动“全政府战略”,集中几乎所有资源来打压中国,实际上犯了方向性错误。二是从意识形态偏见出发,攻击和抹黑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宪法确定的中国领导力量,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命运与共,任何对中国共产党的攻击,就是对14亿中国人民的攻击,注定只能失败。三是企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方屈服。中国历史上曾遭受过列强的欺凌,但这一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美方的强权逻辑只能激起中国人民更坚定的回击。四是企图在国际上搞反华同盟,但全球化时代各国利害相关,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被迫选边站队,更不愿被绑上与中国对抗的战车。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美方的这套作法无视中美建交40多年来取得的合作成果,无视两国有识之士为发展中美关系付出的多年心血,无视国际社会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的强烈愿望,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中美关系出现严重困难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双方应该从中美建交以来的风雨中汲取有益经验教训,美方的对华政策应当尽早回归客观和理性。

我愿强调,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始终认为,中美利益已深度交融,双方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不必取代谁。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任何一方的成功都不必以另一方的失败为代价。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各位朋友:

中美关系这艘巨轮不仅承载着两国17亿多人民的福祉,也关乎世界70多亿人民的利益。现在到了决定这艘巨轮下步航线的关键时候了。习近平主席在发给拜登当选总统的贺电中指出:“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主张和期许。

我们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坚持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加强对话协商为途径,以深化利益融合为动力,以夯实民意基础为支撑,重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框架。

不久前我同美中贸委会的朋友们视频交流时,曾提出中美双方应努力使下一阶段中美关系重启对话、重回正轨、重建互信。我们应当通过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拜登当选总统提出的四大执政优先事项中,中美至少在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三大领域拥有广泛合作空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方愿视美方的需要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双方也可在诊疗经验、防护物资生产、疫苗研制分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发挥各自优势,支持第三国抗击疫情,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应对气候变化是双方又一个重要合作点。中国坚定奉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会坚定不移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这既是对中国的子孙后代负责,也是履行我们应尽的国际义务。1212日,习近平主席在应对气候变化雄心峰会上宣布了中国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目标和政策举措。我们注意到拜登当选总统表示就职后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欢迎美方为此采取更多的积极行动。中美可以再次共同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作出贡献。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方也愿同美方加强宏观经济对话和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的稳定。

我们也从不回避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主张在正确看待彼此的基础上,建设性地处理两国关系中的一些突出和重要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要尊重彼此选择的制度和发展道路。40多年前,中美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意识到应当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美相互打交道并不是为了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更不是为了把对方打倒,而是为了寻求并扩大共同利益。中国的制度也好,美国的制度也好,都是各自人民作出的选择,都深深根植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美国的执政者如果试图把对华政策目标定位为改造甚至颠覆中国,不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必将撞上南墙。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彼此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继续和平共处,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要坚守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准则。台湾、涉港、涉藏、涉疆等问题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都事关中方的核心利益,无论是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际准则,还是根据对中美双方都有约束力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都不应被外部势力横加干涉。尤其是一些反华政客针对新疆、西藏事务炮制了太多的假消息,美国的行政部门和国会居然以此为由,对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实施长臂管辖,这种作法更是严重违反了国际法,也不符合国际公道良知。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中方当然要作出必要回应。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世界重回不分是非的“丛林法则”。同时,对于真正关心中国、希望了解中国包括新疆、西藏自治区情况的外国朋友,我们随时愿意向大家介绍真实的情况。中方愿邀请在座各位方便时访问中国的这两个自治区,眼见为实,相信你们会看到一个社会进步、民族和谐、宗教自由、经济发展的新疆和西藏。

第三,对于经贸领域中的问题,要坚持以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制裁。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的动力在于市场需求,从来就不存在强买强卖。打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损人害己。通过加税施压的办法,事实已证明是飞去来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双方应为中美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扫除人为障碍、注入正面预期。中国的国内市场必将不断扩大,并且会成为全球最大和最有活力的市场,有能力、也有需要从美国购买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缓解两国贸易的不平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美方关心的结构性问题,中方正按照自己的改革进程坚定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认真执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这方面所达成的共识。中国已明确要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国内改革已深入到制度体系的变革。随着时间推移,各方的一些合理关切都会得到妥善解决。美方则应当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为中国企业经营投资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性的环境。

第四,在海上问题上,要努力把摩擦转化为合作。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正常航行和飞越受到影响的实例。中方愿与地区国家一道,继续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中国将加快与东盟各国商谈规范各方海上行为、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南海行为准则”。“准则”的达成将符合公认的国际法,也不会影响域外国家在海上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就海上问题同美方沟通对话的大门随时敞开,两国的专家学者也可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的适用进行深入交流,避免误解误判。中美在维护航行自由、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双方可以就此探讨并开展合作,围绕海上问题形成彼此的良性互动,为中美关系注入积极因素。

第五,在人文交流方面,要尽快取消一系列人为限制。人民友好是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两国有识之士要共同抵制破坏人文交流、搞所谓“人文脱钩”的企图,鼓励和支持两国社会各界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把中国的留学人员包括专家学者都看成有“间谍”嫌疑是一种阴暗心理的反映,也是丧失自信的表现。中方无意同美方打外交战、媒体战或其他什么战。两国各界有识之士都应共同反对把人文交流污名化、把正当交往泛政治化的作法,搬掉阻碍两国人员往来的各种“绊脚石”。

各位朋友:

只要中美双方本着对历史、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平等相待,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合作共赢,中美关系这艘巨轮就能够沿着正确航线向前行驶,保持强劲动力,避开暗礁险滩、闯过逆流巨浪,到达中美双赢、世界共赢的彼岸。

谢谢大家!


主席先生:

中方感谢优素福院长代表国际法院所作通报。今年适逢《联合国宪章》通过75周年和《国际常设法院规约》通过100周年,探讨加强安理会与国际法院的合作正当其时,具有现实意义。

联合国的75年,是多边主义快速发展的75年,是国际法治不断推进的75年。安理会和国际法院同为联合国主要机构,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进国际公平与正义作出重要贡献。

安理会和国际法院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方愿分享以下看法:

第一,必须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安理会和国际法院应始终坚持以《宪章》为根本遵循,坚守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多边主义,践行国际法治,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必须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集体安全机制,坚决捍卫安理会的使命和权威。安理会在履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时,代表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意志。国际社会应支持安理会根据《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政治手段和建设性对话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应对安全威胁挑战、促进多边安全合作。

第三,必须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充分发挥国际法院重要作用。近年来,国际法院受理诉讼案件和发表咨询意见的数量持续增加,国际社会对国际法院的信任不断加强。国际法院应依照《联合国宪章》忠实履职,严格遵守国家同意原则,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反对双重标准例外主义

第四,必须加强安理会和国际法院的互动,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安理会应尊重和支持国际法院独立开展工作。国际法院应运用国际法助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两大机构应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合力推动各国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反对违反国际法的单边强制措施。

主席先生,

75年前,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安理会和国际法院的工作,与各方携手努力,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主席先生。


各位委员: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同老朋友们见面。首先,我谨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没有止步,而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共振,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需求没有改变,合作伙伴对“一带一路”的支持没有改变,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更没有改变。

各位委员,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打造“合作之路”,需要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克服疫情影响,在10多个“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平台下以视频形式举办了30多场国际会议,在金融、税收、能源、绿色发展、反腐败等领域协调各方政策、推进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发出携手抗击疫情、加强互联互通、推动经济恢复的强烈信号,向世界传递了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坚定信心。

“一带一路”是阳光倡议,秉持开放包容透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平台,从来不是地缘政治工具。“一带一路”是伙伴国家的合唱,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我们支持中外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公平原则,以公开透明方式参与具体合作项目,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继续以双边、三方和多边形式推进各领域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前不久,我们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宣布愿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表明了中方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的坚定决心。

打造“健康之路”,需要持续推进抗疫国际合作。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今年以来,中方和合作伙伴把抗击疫情作为重点,着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分享信息和诊疗经验,相互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努力打通陆上、海上、空中运输物资的“生命之路”,共同筑起抗疫“防火墙”。中欧班列运送紧急医疗物资超过800万件,“空中丝绸之路”把超过1700吨的中国援助医疗物资运到世界各地。

疫苗是下阶段抗疫国际合作的重点。中国已加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企业同俄罗斯、埃及、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联酋等“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开展的疫苗三期试验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疫苗研发成功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必将从中受益。

打造“复苏之路”,需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已同很多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建立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同有需要的国家建立畅通货物流动的“绿色通道”。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进展良好,中巴经济走廊拉合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通运行。很多“一带一路”项目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不停工、不裁员,坚持运行,一批新项目启动实施。在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中方对“一带一路”整体投入没有减少,而是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近30%。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为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物流领域运力出现供需失衡。我们将继续同各方优化“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合作机制,完善陆、海、空多式联运,进一步提升国际大通道运输效率和质量。

打造“增长之路”,需要挖掘世界经济新动能。“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正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建设数字交通走廊、跨境光缆信息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绿色投资原则、绿色投资基金等多边平台不断走深走实。

数字丝绸之路是下阶段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目的是在维护数据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贡献力量,与各方共同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有的国家把高科技问题政治化,其实质是维护自身高科技垄断地位,这不是建设性做法。事实证明共商共建共享才是解决全球数字治理的正路。

中国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积极参加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宣布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将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提供新的动力。

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国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由负转正。当前,中国生产需求持续回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市场预期不断改善。预计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各方评估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经济呈现回稳态势,对世界经济是利好消息。中国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释放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效应,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发展宏伟蓝图。中国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是相互开放、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市场潜力将会被充分激发,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今年国内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劲动力和更广阔空间。

各位委员,

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是“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各位委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政治活动家和专家学者。我期待各位在政策咨询、学术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在国际上传播更多关于“一带一路”的真实故事,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主席先生:

我感谢姆拉德诺夫特别协调员的通报,借此机会对他过去5年来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所作努力表示高度赞赏,祝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切顺利。

2334号决议通过四年以来,执行工作没有显著进展,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局势持续恶化,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这一局面令人深感忧虑。

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和两国方案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必须遵守和落实。中方对定居点活动持续推进并显著扩大表示关切。根据秘书长最新报告,过去4年有超过2.8万套定居点房屋建设计划获批,其中1.2万套启动招投标,6000余套开工建设。我们呼吁有关各方遵守联合国决议,通过和平谈判划定巴以最终边界,不要采取激化矛盾的单边行动,放弃吞并计划,停止定居点活动。

最近数月,被拆巴人房屋数量不断增加,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持续升级,上百名儿童因房屋被拆而流离失所。中方敦促有关方面尽快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停止拆除巴人房屋、毁坏巴人财产,防止发生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

巴以是搬不走的邻居,双方应当坚持和谈战略选择,早日重启平等对话。中方欢迎阿巴斯总统倡议明年初召开国际和平会议,赞赏巴方与以方重启民事和安保合作,恢复代征税款移交。国际社会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真心实意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付出努力。任何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倾听地区国家特别是巴方声音,兼顾各方关切,避免强加于人。

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巴勒斯坦经济和人道状况的冲击。中方赞赏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为改善巴人道局势所作不懈努力。本月联大高票通过工程处有关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工程处工作的广泛认可。工程处正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国际社会应当兑现承诺,积极提供援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中国为巴方提供了多批防疫物资,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并向工程处捐款。不久前,中国政府向工程处下属医疗机构提供的抗疫物资,以及通过工程处向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境内巴难民提供的健康包全部运抵交付。

主席先生,

本月初,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连续第八年向大会致贺电,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对中东和平发展的真诚期望。我们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作出不懈努力。

谢谢主席先生。


主席先生:

我感谢莱恩斯特别代表和钱宁大使的通报,对在你们领导下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和安理会1988委员会所做工作表示赞赏。我也认真听取了阿富汗青年代表的发言。我还要欢迎阿富汗和伊朗常驻代表出席今天的会议。

当前,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进入关键时期,攸关其前途命运。中方欢迎912日在多哈启动的首次阿富汗人内部谈判,祝贺谈判双方日前就谈判准则达成一致。下阶段,谈判将进入实质讨论,难度随之上升,双方需要展现更多政治智慧和政治决心,国际社会需要加大关注和投入。

历史一再证明,阿富汗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方式解决,武力只会让阿富汗在战争中越陷越深。我们希望双方巩固积极势头,秉持建设性姿态,坚持不懈谈下去,争取谈出结果,谈出和平,早日找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有效方案。

中方认为,阿未来安排应具备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让阿各党团、各民族、各教派都能平等参与,共享国家权力。国际社会应充分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确保谈判进程“阿人主导、阿人所有”,任何外部力量都不应强加于人,也不应谋取私利。

1988委员会为促进阿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支持委员会继续根据安理会授权履职,助力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中方支持1988委员会监督小组授权延期。

当前,阿富汗国内暴力水平仍居高不下。联合国秘书长报告指出,今年10月发生的暴力事件为2007年以来最多。国际社会应继续支持阿富汗安全部队加强能力建设,打击恐怖活动,保护平民安全,改善安全局势。中方呼吁阿各方积极响应秘书长全球停火倡议,尽快停火止暴。在当前安全形势下,外国部队从阿富汗撤军应本着有序、负责任的原则,避免留下安全真空,损及阿富汗及地区国家利益。

刚才阿富汗青年代表在通报中控诉了外国驻军在阿富汗的各种犯罪行为,反映了阿富汗人民的心声。所有这些罪行应被彻底追查,所有犯罪人员应被绳之以法,国际社会应给阿富汗人民一个公平正义的交代。

主席先生,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阿富汗实现可持续和平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在日前举行的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加尼总统发言强调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对阿富汗发展的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应帮助阿富汗落实好2021-2025年《国家和平与发展框架》,解决贫困、难民、毒品等一系列棘手难题。应支持阿富汗参与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帮助阿释放地缘优势,早日摆脱贫困束缚,实现稳定与繁荣。

中国一直积极支持阿富汗经济社会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帮助阿富汗深化同地区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129日,中国、阿富汗和中亚五国举行贸易与互联互通副外长级视频会议,搭建地区合作新平台,这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复苏、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中方赞赏联阿援助团倡议成立由阿富汗六个邻国驻阿使馆参加、旨在推动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的工作组,这与中方想法不谋而合。我们期待工作组取得具体成果,愿同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为阿富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贡献。

刚才阿富汗青年代表讲到青年在阿富汗的处境和诉求。中方高度重视青年在阿富汗的独特地位作用,对阿富汗青年的遭遇深表同情,呼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阿和平和解进程与经济社会建设。中方长期以来一直为促进阿青年更好发展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健康、教育、就业等问题。近年来在中方援助下,阿国家职业技术学院、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等一批项目陆续实施。2017年以来,中方将近200名阿先天心脏病患儿送到中国救治,并提供全套的术后康复检查,得到阿各界广泛好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方向阿方提供多批抗疫物资援助,派出医疗专家组,并将继续提供更多帮助,让包括青年人在内的阿富汗民众早日战胜病毒。

主席先生,

中方将一如既往做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的支持者、斡旋者、便利提供者,愿为阿人内部对话提供平台,继续同各方在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中阿巴三方对话等机制下密切沟通。我们将继续支持联阿援助团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同国际社会一道为阿富汗实现和平和解、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


主席先生:

我感谢裴凯儒特使和洛科克副秘书长的通报。安理会同时审议叙利亚政治和人道问题,有助于统筹考虑政治、安全、反恐、人道等各方面因素,以全面综合方式处理叙利亚问题。

中方欢迎叙利亚双方就宪法委员会第四轮和第五轮会议的时间和议程达成一致,很高兴第四轮会议顺利召开,期待明年1月按期举行第五轮会议。这些进展令人鼓舞。中方赞赏裴凯儒特使的不懈努力,希望叙利亚双方继续同特使保持沟通,在现有共识基础上深入政治对话,国际社会应为此创造有利条件。宪法委员会的工作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受外来干涉。

今年3月以来,叙利亚西北部总体较为平静,希望阿斯塔纳进程担保国同联合国加强互动,维持当地停火局面。叙利亚各方应积极响应秘书长及其特使关于全球停火的呼吁,稳定叙利亚的安全局势。叙利亚当前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外部占领和恐怖活动。叙利亚政府有权捍卫自身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对恐怖分子趁机作乱的行为不能姑息,应根据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加强合作,采取统一标准,坚决予以打击。

主席先生,

刚刚洛科克副秘书长的通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叙利亚人道惨状的画面。过去两个月,叙利亚石油、面包价格翻倍,叙磅贬值,民众缺乏燃料抵御严寒,49%的家庭几乎无力购买足够的食物,我们对此深表关切。叙利亚长年遭受战乱和非法制裁,经济危机、人道危机叠加,必须采取有效行动改善叙利亚民众生存状况。我们欢迎叙利亚政府担负起自身责任,积极推进农业改革,促进贸易合作,恢复国内经济。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向叙方施以援手,支持叙利亚重建基础设施、保障民生、抗击疫情。中方支持联合国继续通过跨境和跨线机制开展人道救援行动,并充分发挥叙利亚政府的作用。中方已通过双多边渠道向叙方提供约1.3亿美元援助,愿继续帮助和支持叙利亚人民。

主席先生,

上个月,中方同其他四名安理会成员联合主办了单边强制措施问题阿里亚模式会议,会上叙利亚红新月会秘书长埃尔克苏西先生做了通报。根据他的通报,单边强制措施特别是经济封锁严重阻碍叙利亚复工复产、医疗物资供应和人道主义行动,使需要人道救援的人口不断增加,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妇女、儿童和流离失所者等弱势群体。希望有关国家代表能看看上个月阿里亚模式会议的视频,了解一下单边强制措施对人道局势的负面影响,了解一下人道豁免机制是否像它们吹嘘的那样有效。希望这些国家能对叙利亚人民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不要视而不见。中方再次呼吁立即解除对叙利亚的单边强制措施,切实改善叙利亚人民的生存状况,缓解叙利亚的人道危机。

谢谢主席先生。


尊敬的何亚非部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北京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今天开幕了!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我谨代表国际关系学院向国内外的参会嘉宾、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此次分论坛的主题是“动荡世界中的国际公共政策”。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一进程。世界格局演变加速,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地缘政治冲突未能得到有效遏止,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存在上升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地缘形势紧张、气候危机、全球互信缺失、网络安全的黑暗面和新冠肺炎大流行称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挑战。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中,我们如何自处?在一个充满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有效应对?如何推进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公共政策?全球性挑战呼唤全球性应对,全球性应对呼唤全球性思考。这就是我们设立“动荡世界中的国际公共政策”分论坛,邀请中美欧多国知名学者相聚云端,相互切磋,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的初衷与目的。

女士们,先生们!

“动荡世界中的国际公共政策”这个分论坛的主题,暗示的其实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危机与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出路。世界的动荡,恰恰是因为全球治理和全球公共政策的缺失。从根本上讲,这种危机不可能通过每个国家独善其身来加以解决,这正如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之下“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不可能通过每一个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一样。而且按照霍布斯的逻辑,这种个人自助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导致危机的加剧和全面爆发,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我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这个逻辑同样有效。

换言之,在全球社会中、在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下,并不存在亚当·斯密所说的那一只化私利为公益的“看不见的手”。各个主权国家、各种国际行为体对自身利益的追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发达,并不能自动带来全人类福祉的增进,反而有可能导致人类普遍的危机。人类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够完全控制新冠病毒,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类及其文明十分脆弱的一面。危机需要治理,全球化需要治理的全球性;而治理全球化的水平没有能够跟上交通、通讯、科技的全球化,以及疾病传播等各方面的全球化,这才是我们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因此,要真正解决上述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全球治理与有效的国际公共政策是根本性的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以及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是比康德提出的世界联邦更具可行性、也更为有效的方案,因为全球治理的多主体性、多层次性、多空间性使之能更灵活地在不同水平上应对各个不同领域出现的危机、问题和挑战,也能够容纳不同的参与度和不同的参与主体。实际上,全球治理在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全球性的疾病传播、全球性的犯罪现象等方面,以及在提供全球性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全球性的规范和价值方面,都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应该承认并且高度评价这些成就。

当然,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带来了全球治理水平的骤然下降,不少人对此忧心忡忡。我认为,对于这一事实我们需要有正确的判断。首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全球治理体系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与能够合法垄断强制性资源再分配的主权国家相比,全球治理更多地以各参与方的协商与自愿合作作为行动基础。在缺乏有效的强制性资源分配机制的情况下,遇到危机的时候,各参与方对危机的性质、各方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产生分歧的时候,全球治理机制的失灵或者治理水平的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实际上,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特别是在过去的四十年,全球治理已经取得了甚至超出人们想象的成就。在全球治理的发展历程中阶段性的回退是十分正常,我们不必因此对这种机制的未来失去信心。

其次,此次全球治理遇到的困境与挑战,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所具有的缺陷。我上面提到过,全球治理具有多主体、多层次、多空间的特点,但在目前阶段,这些特点的发展并不均衡,具体说就是主体还比较单一、层次还不够多元、空间还比较狭窄。过度依赖主权国家,是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基本特点,也是其主要缺陷所在。为了让全球治理机制在未来能够更有效、更灵活、更具多样性、更具有抗压和抗冲击的能力,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挥智识上的创造性与实践中的探索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全球治理体系的机制与主体、丰富全球治理的层次、拓展全球治理的空间、提供更为灵活有效的国际公共政策。这是全球治理的未来所在,也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所在。相信我们的分论坛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所贡献,迈出开创性的一步。

女士们、先生们!

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公共政策面临诸多挑战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今天,各国、各领域学者的严肃思考和深入交流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确定性越大,就越需要各界人士相互交流;相互交流越多,对未来就会看得更清晰、更长远。我也希望通过学术界、进而通过全人类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能够在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人的安全、自由和尊严等问题上形成共识,创造出人类真正共同信守的价值,为更高水平上的全球治理提供坚实的规范性基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一种真正有效的公共秩序的建立,不可能仅仅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恐惧,更需要基于共同的价值。

2020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也期待各国学者在本次分论坛上做出不平凡的努力,发出不平凡的声音,取得不平凡的成果,使本次分论坛成为北京论坛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届分论坛。

最后,预祝“动荡世界中的国际公共政策”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12月份最新外交发言汇编(3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9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